我一直是喜欢兰花的。一到兰花怒放的季节,天气是醉人的暖。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
其实我如此喜欢兰花,更是因为兰花像极了我的母亲。简简单单,朴实无华,又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我的母亲喜欢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小欢喜,有时就算是我觉得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也被她用心地记录了下来。日记是她记录生活的一种形式。其实母亲最初的时候是不记日记的,之所以记日记,不过是母亲的朋友给母亲寄来一套丰子恺的《日趣》。《日趣》共分四册,春夏秋冬,左面是一幅丰子恺的画,内容极其贴近生活。而右面除了日期一片空白,是让你记录生活点滴的。母亲想了想,决定开始记日记,认为不能放在那儿浪费,也不能辜负人家的一番心意。我翻过母亲的日记,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乐趣,小美好,小感悟什么的。例如,我文章发表了抑或领到了一笔稿费,一家人冒着严寒到喜鹊湖畔观看日出,观察白鹭在湖面上凌波微步的种种美好。或是看了怎样的一本书,有了怎样的读书心得。后来,那四本《日趣》终于记完了,母亲记日记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于是她又买来普普通通的日记本开始自己写上日期,每天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她觉得记日记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乐趣。妈妈告诉我,其实翻看日记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因为所有曾经的美好瞬间都像放电影一般,闪现在脑海里,一切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像刚刚发生过一样。回望这些美好,倒也算得上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了。
母亲也很享受生活,她总是将平凡的日子过得多姿多彩。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不是嘛,母亲会采来路边五彩的野花插在瓶子里,会在做家务的时候听一些轻音乐放松放松疲惫一天的心情,就连枯燥无味的洗碗拖地择菜时,她也会放一段有声书。一段声音,一段文字,一首音乐,日子就这样芬芳开来。想来也是,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大事,无非是一天连着一天,组成平凡的一生,在平平淡淡的日子中,创造出美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乐趣就尤为重要了。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吃完晚饭悠闲地在人民公园散着步,聊着天,可真是惬意。“滴答″,″滴答″突然下起了雨,可真是扫兴。好好的一场散步,可全被这场雨给打扰了。因为没有带伞,也就只好到附近的长廊去避雨。我显得焦躁不安,母亲却显得异常平静。“你听,你听!这雨声,多么像天使的声音。”母亲的话中带着几分激动与欣喜。我细细一听,可不是嘛,雨滴在石头上,落叶上,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大珠小珠落玉盘。由于园子里没什么人,静谧得很。耳边只听见公园里飘来的迷人的音乐。雨滴在音乐的伴奏下显得格外的动听,美妙。母亲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你听,每一个雨滴落下的声音,都是一个神奇的大自然的音符。在这场雨的盛宴下组成一首首曼妙的乐声。”母亲突然不说话了,大概是沉浸在这美好当中了吧! 月光下的母亲,满脸陶醉,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原来。一场简单的小雨在有情趣的母亲眼中,竟也成了一场听觉盛宴。我也终于明白了那句:万物皆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啊,就像母亲一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一次踏雪寻梅的美好经历,就算是踩在秋天的落叶上听那嘎吱嘎吱的声响,去湖边看野鸭子随波逐流悠闲的姿态等等,这些都成了母亲的快乐,成为了母亲人生路上最亮丽的一道道风景。母亲,是懂得享受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的。在这一点上我是羡慕着母亲的。
母亲不仅热爱生活,而且也很喜爱读书,我之所以喜爱读书,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受了做老师的母亲的影响呢。母亲读书的时候总是安静的,完全沉浸在书海中了。母亲读书的范围很广。像《老子》《庄子》,老舍的《茶馆》,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她都读,也都爱读。母亲告诉我: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的脸上,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你每读的一本书都会教给你一些东西,能够使你感悟生命。
这便是我的母亲,像兰花一样,简简单单,朴实无华,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