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孩子会给你意外的惊喜与感动
在社会条件便利的今天,学习看似已不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放学回家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你写,你快做作业啊!家长读一题,学生做一题,家长不读题,孩子就不做。或者稍稍一遇到点要稍微思考的题目,学生就说不会,然后家长就开始讲给学生听,会讲的还好,如果是遇到不会讲的往往就家长开始报答案式。”有时家长或老师要给学生尝试的时间,有时时间长点,有时在课堂上时间很短,学生想到的有时是不全面的,但却是学生最真实的思维反映。只有课堂上的,给孩子思考的才是学生最真实的。这就涉及到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有些问题适合留作回家思考,而有的问题只能留在学校课堂思考。放学回家思考的有时是孩子自己思考的,有时却变成了家长思考或家教老师思考。自主学习的同时有时要给学生制定方向与要求,而不是盲目的无方向的,就像在一次培训课上有这样一位老师说到“我们大部分的老师只知道让学生作业做完之后要检查,可学生根本不知道要检查什么,从何检查起。”所以在放手的同时,有时有些问题还是要规定一些方向的,有些是不需要的。
比如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就曾碰到这样的例子。在四年级下册的思品课中有这样一个要求,要求学生开一场辩论赛。可学生在这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辩论赛,经过学生观看辩论赛的视频,学生知道了流程、知道了步骤、要准备什么。在这样的基础上你在放手让他们回家分组准备正反两方的材料时,就会容易很多。本不放心他们的我,却着实被他们振了一下,他们的辩论是如此精彩,精彩的出乎了我的想象,甚至超出了他们原有的水平。
在比如说在教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时,从中选几块拼成长方形这一环节中,一开始班上的能拼出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可是在耐心的等等他们的时候,班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拼出来,而且拼法是多样的。课堂上有时要给学生时间去思考,有时拿到一个新的题型时,每个学生的思考时间是不同的,要等等他们,耐心的等,他们就会给你惊喜。当然在这一课中,并不是所有的操作都能在课上完成,有的是需要有好的创意才能拼出的。这不可能都全班的学生都能完成,由于让他们拍照发到老师的平台上,有的家长由于不会操作,学生在家里都急哭了,早上上校车还要妈妈发到老师的手机上,他在家一共想出了5个好的创意,妈妈说只能发两个,他还有点不情愿。
在教乘法口诀这一课时,可能是第一次教他们乘法口诀,听以前的老师这样讲说,让他们看算式说口诀时都有这样的困惑,他们从第一句开始背,可是我上下来的感觉是除了班上少有的一两个学生外,我没有发现他们有这样的现象。我上课在教乘法口诀这一部分时,我出现了像卡通显示的图示,像猜谜的形式出现,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扎实了他们的基础。所以在放手让学生做时,一定要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在听到沈老师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时,我一直有这样的疑问,当然班上好的学生都呈现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想法,并且都很会表达,但班上基础稍差的学生虽然都听懂了,可他们都会完整的表述出来吗?当老师问道基础知识时,学生的反映并不是那么好,只是少数的学生表达出来了。所以在放手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时,还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放手让孩子独立尝试,开发他们的善变的脑袋,让他们觉得课堂是美好的,作业完成是愉快的,这就要我们的教师发挥我们的智力去发现去开拓。当然放手并不是放羊式,而是在注重基础知识上的有目标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