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学习习共同体教学源于对《教师的挑战》这本书的认知,以倾听、串联、反刍的思想进行教学。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关注教案设计到关注学情分析;努力尝试三单模式。根据我校现在的学生情况,我们带着学习共同体的思想以牵着蜗牛散步的心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培养学生尊重彼此的习惯。
尊重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态度。当下的学生自我意识强,尊重别人的意识弱。尊重课堂的意识淡薄,往往自己想干嘛就干嘛。鉴于此种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培养的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习惯。具体做法是让他们有切身体会,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比如说:当有时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积极时、答案呼之欲出时我会故意喊那种平时上课喜欢不自觉报答案的学生回答,让他也感受那种“闹哄哄”的感觉,并适时点拨教育,让他感受到别人不尊重他的感觉,让他渐渐产生尊重别人的意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表现,也让其他人去感受到尊重自己、尊重课堂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只有在培养学生尊重彼此的好习惯之后,学生才会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具体的做法是:当一个人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先观察一下,如果班上有声音的话就停止回答,直到班上安静后再回答。小组讨论时从平时不怎么说的人开始说。
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只有培养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之后才会静下来思考,才能产生“静”的课堂,学生的思考或思维模式也是要慢慢的培养的,对于不同的学生他们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学习和与积的奇偶性这一课时,让学生举例先写出两个加数,观察和的奇偶性的特点,对于稍后的学生来说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写出这两个加数、这两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而对于稍好的学生来说则是从整体思考,从两个加数的特点与和的奇偶性的特点之间的关系。
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会善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生才会深入思考。对于我班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他们敢说不会或不懂的勇气与习惯,以此培养他们深层次的思考。具体做法是:鼓励学生勇敢的说老师,我没有听懂或我哪里没有听明白,对于此类的学生只要有就及时表扬并适时鼓励。对于到前面表达自己观点的同学有这样几个要求:一是:我的表达大家都清楚了吗?二是有没有要补充或提问的三是当班上没有人补充或提问时,站前面表达观点的同学就要对全班其他同学进行提问:问问题的层次是由浅入深。比如说在讲解列方程解决这一课时,我要求他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从解设开始提问,而被提问的人的层次也是由浅入深。
当然课堂改革的道路任重道远,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要慢慢引领、慢慢深入、就像带着蜗牛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