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幸运。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大都市——上海。近距离地了解了学习共同体,我喜欢上了这个团体。因为这次外出,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课堂,已经在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感谢自己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自己提出了两次疑问,并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最后临走时,芮老师还指导我,目前我最应该做的是营造一个安全、润泽的课堂。是的,我虚心受教。
今天,我早读课一到班,班级异常“安静”。如果是以前的我,要么是大声呵斥,要么就是怒目圆睁,最温柔的手段也就是停下来进行思想教育。而今天,我没有。我双手合掌拍了两下,教室立刻沉默。我不急不忙地说:“我听到你们的声音,都想睡觉了呀!”他们很快就心领神会,在小老师的带领下,读书声音洪亮了起来。真的,或许我们可以软着来。这样既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也免得老师声音嘶哑,也不会影响师生间和谐的关系,多好!我心里美滋滋地想着,暗暗为学共点赞。
第二节课,是语文课。从上课师生问好开始,我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我不会笑。看着他们一本正经的正襟危坐的样子,我笑不出来,实在笑不出来,面部肌肉好僵硬。带着这样一副面无表情的脸我上到了下课。仔细回想,语文课我没有笑过吗?NO。当孩子回答问题精彩搞笑的时候,我也会乐得像个孩子。这样过度宁静甚至有些紧张的氛围,怎么打破?由谁来打破?由孩子们来打破吗?好像行不通。似乎也只有我这一个最佳人选了。怎么打破呢?我应该试着降低自己的姿态,让自己变成一个“学习者”,而不是一个传经送道的“讲解员”。
降低姿态,或许我们可以从学生身上学到的更多,更多的他们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更多的他们课堂上思维火花的闪耀,更多的和他们父母间喜怒哀乐的共享。我们收获的其实更多,应该也远远不止这些。芮老师说自己是孩子的太阳妈妈。多温暖的太阳,让一棵棵小树苗每天沐浴着金色的阳光,怎么可能不茁壮成长呢?
曾经的我,一直有这样的困惑。在小学阶段,我们上课时给足孩子们独立思考、协同学习的时间。可是,到了初中、高中,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那边,将来他们的课堂还会这样静静等待,自由探讨吗?我不知道。但是今天下班到家,和母后大人闲聊着。聊着聊着,慢慢地那一层层薄雾揭开了洁白的面纱,让我恍然大悟。也许,将来他们的课堂不是这样,但是我相信通过小学时期的学习,他们会变得很自信,他们会勇于独立思考,他们会敢于亮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也许,他们的脑袋不是那么灵活,不太会举一反三,也许他们也没考上理想中的好学校,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对待事物他们有自己的判断,他们不会人云亦云。对于幸福,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定义,或许他们吃着咸菜豆腐拌着饭,工作是辛苦的体力活,但是他们心里想着:我在认真努力地生活,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或者,他们正努力改变,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呢!心小小的,很幸福,就像梁静茹唱的歌那样“我的心现在瘦瘦的,很容易就饱了”。
渐渐地,我仿佛看到了学共美好的未来。现在我要努力降低姿态。姿态低一点,笑容多一点,未来就会美一点。为这一点点的美而每天努力一点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