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那时青年,我呼喊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怀着满腔热忱,义无反顾地撞进了师范院校大门。
二十年后,年近不惑,我站在讲台上领着学生们呼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义无反顾地,依旧满腔热忱。临了,我坚定地加上一句“这是我们共同认定的真理!”
一直以为,读书之于教师,便如拂尘之于道士,勺子之于厨师,不仅是身份的标识,更是吃饭的家伙事。是以,从教以来,对于读书,我从不敢丝毫怠慢。利用教师独有的学期分段,给自己每个学期定下“一长(篇)二中(篇)三精选(集)”的阅读目标。坚持每日夜读,只一灯一椅一书桌。写过一副字挂在窗侧“洗铅华,聆物语,如此一生,读下去,可否?”
兴许是因为这番坚持,前段有幸被评选为“泰州市校园阅读导师”。那座沉甸甸的奖杯就摆放在桌头,借以保持专注和自勉。同时,我也思索如何带动身边的人进行阅读。
今天走进房间时,我惊讶地看到爱人靠在床边,手中竟是捧着一本书在阅读,读的是杨九俊老师的著作《花开的声音》。爱人看到了我的诧异,归咎到实在是闲着没事做,就拿本书看看了。
我窃喜,心头一片得逞的欢愉。爱人是不会知道我做了多少“手脚”的。首先,我以卧室里不宜放电视辐射大为由把电视机搬走了,然后重置了路由让手机无法上网沦为了“砖头”,最后把床头柜收拾干净摆放上书,确保手一伸就能拿到,就连书目也是有讲究的,我从书房精心挑选了一些我订阅的杂志《读者》、《儿童经典》、《人民文学》,以及散文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汪曾祺《人间草木》,还有小说《罗生门》、《夜航船》、《阅微草堂笔记》之类,甚至还摆了几本我读的教育类专著《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
在我的这一番有心的“算计”下,久未碰书的爱人竟然也能够捧起书籍进行阅读。恰恰说明只要隔绝了诱惑,在时间无法消磨时,在被蒙蔽了的心底深处,阅读的渴望必定会觉醒,我笃信那绝对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谈到“诱惑”,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我的小儿子。小儿自幼便也喜欢阅读,有着很好的阅读愿望和阅读习惯。我便在此基础上仔细思考过“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所总结出来的方法便是将最初的“诱惑阅读”延伸至“诱导阅读”。
不可否认,最初的阅读大都是由“诱惑”引起的,正如我对爱人的那番“设计”一样。话说回来,即便你什么都没做,在你进行阅读时,言传身教那同样也是一种诱惑。而当孩子进入到了阅读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诱导阅读”了。
2016年的猴年春晚没有让美猴王登上舞台,小儿为此不平,甚至愤慨。我问他你真的了解美猴王吗,小儿奇怪说光西游记的电视剧就看了好几遍了怎么可能不了解齐天大圣孙悟空。我笑着摇头,拿出原著给他,小儿兴致勃勃地接过去,即便是正月里拜年也不曾落下。寒假里偷闲,倒也是啃下了约莫近三分之一。虽然不是很懂,但也知晓了原来美猴王并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而是花果山顶仙石中的一石卵,圆球大小,迸裂后见风化作一个石猴。知晓了美猴王的形象原来并不是六小龄童老师演的那般精灵甚至可爱,实际上猴王尖嘴獠牙,像猿人一般,一路上总把凡人老百姓吓跑。
“诱导阅读”确实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之一。除了美猴王之外,我还问过小儿关羽的身世,那是在小儿得意地告诉我他读完了三国简本的时候。小儿抱怨我怎么没问关羽字什么,事迹什么诸如“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之类,偏偏问了个身世。只好回头又重新读了一遍还查阅了一些原著中的资料,惊奇地发现整个三国竟是从来没有提到过关羽的身世,只知道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亡命奔涿郡。小儿甚至猜测关羽说不定本名都不姓关,因为他杀了人之后逃难江湖,足足有五六年,说不得就改名换姓了。这个猜测让我和爱人欢笑之余也感到了为他骄傲。
谈过爱人,谈了小儿,这两位都是我身边之人。非常欣慰能够在他们身上做到了“诱惑阅读”和“诱导阅读”。更加欣慰的是,我的身边不只有他们,因为我是老师,我的身边还有无数的学生们。
窃想或许,在我的“诱惑”和“诱导”下,能够让他们的阅读更有滋,生活更有味儿。
至此,便是杂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