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的工作单位离家比较远,约莫得有二十几里的路程。每天骑着车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迎着朝阳送着晚霞。那道曲折幽秘的荒郊野径上,孤寂的身影被拉得老长。
途中必定要路过一座拱桥,蹬着车费力的冲上去之后,心神不由得就会一阵放松。不为其它,只因这座桥的地标位置。到了这座桥,漫漫路途就已经有了半程了。放松之余,也会停驻片刻,让力竭疲惫的身体休息一下。
桥栏蚀迹斑驳,依旧坚实巍然。桥下的河水却是灵动清碧,荡着阵阵微波,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轻抚着。几根光秃的木桩矗在河中,拉着青绿的尼龙网,想必是村里人布下的鸭围子,只是这般宁静的清晨,知了水暖的鸭群也还在浴着晨露酣睡吧!
河畔水草林立,在暮霭中款款摇曳,影子倒映在河水里,随着清波扭动,像苗族姑娘扭动的腰肢,荡漾着娇娆和神秘。
河岸的一排排青杉,高挺笔直,被薄薄的晨雾罩着,仿佛直插云霄一般。极目远望,远处云烟氤氲,翻滚的晨雾里隐现着一丝艳红,生命的气息开始酝酿着蓬发。
抹去眉梢上的露珠,继续踏上远方的路。
这短暂的停留,渐渐地成为了习惯。在这片如“圣地”般的地方,可以得到彻底的放松,融入自然;可以尽情的呼吸,畅快吐纳;可以任由那清风晨露洗去身躯上的疲累,涤去心灵上的尘灰。
后来,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不需要半途停下来休息了。但是习惯却没有改变,而且这小小的停留已经从习惯进而成为了宁静的寄托,甚至于成为了心灵的港湾。
再后来,随着工作单位的变动,没有需要也没有机会再路过那方“圣地”了,心中无端地惆怅不已。
每天如陀螺般身不由己的旋转着,在人言人语中摸爬翻滚着,能够感觉到,心灵似乎不再如以往般清如明镜,仿佛蒙落了什么。
只是即管如此,却又无可奈何。
别了,心中的那片圣地!
或许哪天,我会鼓起勇气回头去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