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王艮曾作一首《乐学歌》,其文如下:“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这首《乐学歌》很好地揭示了人之所以为乐的道理。这种快乐不是来自后天的私利获取,而是先天具有的完善自我的道德性本能。因此,自我完善的学习就是快乐,而最为根本的快乐也就是学习。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境界分作三层,开始可能仅仅是机械的学习,继而发现所学的东西具有效用,然后进入喜好式的学习。这种喜好式的学习或许还具有追求外在的目的性与功利性,但到了“乐之者”,则由外在的追求发展到内在心灵的快乐与满足。如此,学问的获取不但可以运用于生活,而且能滋养灵魂,这才是乐学的真义。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幼儿乐学启蒙:

一、师生融洽心情乐

每个儿童都有他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重视幼儿的个性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幼儿都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才能,在轻松、快乐中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始终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不断发现幼儿的优点、进步、独特和亮点,并及时给予真诚的肯定和激励,让幼儿不断感受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与幼儿的日常交往中,我经常给他们梳头、整理衣服,经常拉拉他们的小手,顶顶他们的脑袋,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我会及时捕捉他们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时机,及时地在全班给予表扬。经过不断的正强化,幼儿不仅会主动地克制自己集中注意力,更获得了一种积极而强烈的心理暗示——我是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我是能够做到更好的。这种心理暗示是幼儿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心理基础。而以往的传统教育就是忽视了“心理暗示”对幼儿学习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因为没有朋友般平等地对待孩子的习惯和意识,总是习惯于只要一感觉幼儿有什么问题就随意地给予批评。长期以往,就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负心理暗示”,即“我不行”,“我不是好孩子”或“我很笨”等,压抑了幼儿已有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潜能的发挥。热情开朗、乐于表扬幼儿的教师,幼儿们的各方面能力往往发展得快,这实际上正是教师长期经常性地对幼儿的激励,在幼儿身上产生了“正心理暗示”,让幼儿多了自信、乐于学习,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兴趣激发探索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幼教工作者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乐此不疲。情境教学则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幼儿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

“寻找春天”这一主题教学中,我以孩子们的兴趣点为依托,设计了创意美工活动《纸杯小燕子》。活动开始前,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播放了《小燕子》的歌曲视频配以欢快的音乐,我说:“春天来了,前几天我们把美丽的春天请进了我们的教室,有一只小燕子也飞到我们班美丽的春天里来了。”说着我便出示了已经制作好的纸杯小燕子。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眼睛放光,齐刷刷聚焦到“小燕子”身上来。很快孩子们就发现这是一只用纸杯做成的小燕子,并且表现出很喜欢这只小燕子的样子,于是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这只小燕子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喜欢”。“可是小燕子太孤单了,我们来帮帮小燕子,让它拥有更多的好朋友,愿意么?”虽然孩子们在生活中、电视上都看到过小燕子,但用纸杯来制作小燕子对他们来说是件很新奇的事情,也有一定的挑战性。直观的材料展示,富有情趣的语言,很快激起孩子们动手做的欲望。他们兴趣盎然,仔细观察,进一步了解了纸杯小燕子的特点。随后,孩子们小组合作,在春意融融的情境中动手制作。

三、环境熏陶参与乐

瑞吉欧曾将环境视为 “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 、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主题墙饰作为幼儿园主题教学中的一个“容器 ”,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主题教学中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教师之间近距离接触、交流的平台,承载着我们的教育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的提升、能力的提高、情感的愉悦,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个性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对奠定幼儿可持续学习的作用也不言而喻。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使主题墙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实现“主题墙”与幼儿的友好互动与默默对话。

在创设“美丽的春天”主题墙时,我鼓励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了解春天;同时提供充足的材料,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动手,描绘自己所看见的春天:用牛皮纸做成树干、用刮画、棉签等画各种各样的树叶、用皱纹纸、超轻黏土点缀桃花、迎春花;最后和家长同伴一起品读有关春天的绘本。从了解春天、感受春天到描绘春天、表现春天,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幼儿全程参与,在参与中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灵感创意;作品及时呈现,在呈现中孩子们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曾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双手 ,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 ,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我们教师应以幼儿可持续学习为目的,创设幼儿乐学的氛围,挖掘乐学之源,让快乐之泉不断流淌,为他们开启人生的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