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游戏教学是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特长,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取得创新成就的突破口所在。尽管游戏教学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教学优势,但不意味着游戏教学法完美无缺,在集体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时仍然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完善。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游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实践情况,旨在为游戏教学法今后的应用提供问题对策,为幼儿教育事业今后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园集体教学;实践研究
前言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此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与更高标准。为此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更要以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来响应国家的号召,将做好幼儿园本职工作始终当成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在幼儿园教学中,由于幼儿平均年龄为5岁,其身心都处于一种发育不完善的阶段,根本没有太强的自我意识与判别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幼儿需要得到成人悉心的关爱与保护,所以幼儿教育工作者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安全性与合理性,确保其不会对脆弱的幼儿造成伤害。游戏教学是我国幼儿集体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且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把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不仅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让幼儿感受快乐与关爱的同时提高各项能力素质。为此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做好教学设计,让游戏教学在未来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挥出更高效用。尽管游戏教学法有着明显的教学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游戏教学法完美无缺,实际上,在幼儿园集体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仍会难以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幼儿教学工作者必须从己身出发,不断对游戏教学法实现创新完善,以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心的、愉悦的幼儿时光。
1.游戏教学的概述
有人将游戏教学法单纯地理解为带领着幼儿做游戏,认为一切哄幼儿高兴、开心的方式都是游戏教学法,其实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游戏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符合教育理念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手段,是教师针对幼儿的成长发育情况与心智水平所采取的一种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对于生活有着细致的体验,对于情感有着准确的表达,对于事物有着清晰的认识,继而实现幼儿阶段的教学目标,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到实用知识,培养其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能力,并使其对生活有着向往、热爱之情。
2.游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实践的问题
2.1对游戏教学的认识不足
“游戏,作为儿童生活和儿童文化的一个自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仅仅意味着玩,也不仅仅是儿童用以理解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手段。”[2]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幼儿只有沉浸在游戏中,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内在的潜力,对世界进行探索追寻,表现出自己积极自信、联想丰富、创造力强的一面。而也只有幼儿表现出这些优秀美好的品质,其更多的特长潜力也将被逐渐激发出来。然而目前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游戏教学法的认识并不全面、准确,而是简单地认为游戏教学就是带着幼儿做游戏,哄他们高兴,这也就使得教育工作者在集体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游戏教学法时少了很多内在教育价值,使得游戏教学法偏于形式化,而缺少了实质内容性的东西,甚至很多幼儿教师将游戏教学的时间完全交给幼儿,让幼儿随着心性玩耍,尽管这种方式也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培养动手能力,然而幼儿毕竟缺少生活的经验与对事物的认知,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模仿到不良的行为,继而养成一种不良习惯,或是用锐利的物体将自己刺伤等等,这种做法都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成长,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在游戏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引导,让幼儿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2.2缺少良好的游戏教学策略
很多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者缺少足够的教学经验与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应用游戏教学法时往往难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相应策略制定,只能对网上及教辅书中的游戏教学法进行生硬的搬抄,很难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一旦在某个游戏环节出现了问题,幼儿教师往往不能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补救。另一方面,游戏教学法需要切实结合学情,站在幼儿的立场进行指定,如果一味沿袭原有的游戏方法,不懂创新和完善,不知丰富和延展,对幼儿大班、中班、小班的差异没有进行分析区别,就将令游戏教学法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一种单纯的敷衍行为。
3.游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及策略
3.1科学规划,创设情境
“教师如果能在集体教学活动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游戏,将游戏融入教学中,就能很好地避免一些抽象概括,逻辑性强的知识给幼儿理解上带来的困难。”[3]所以要想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实践运用游戏教学法,就必须讲求策略,作出实效。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对幼儿学情的分析思考,对教学过程的预设假想,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结合内容学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游戏教学计划,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小班数学教学为例,教师要将“1-5”这5个阿拉伯数字教给幼儿,让幼儿会读会认,这时如果教师要求幼儿反复读写,只会让其产生一种厌倦感,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转移,教师必须结合游戏方式让教学生动有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儿歌,首先教给学生一首儿歌:“1,铅笔1;2,鸭子2;3,蝴蝶3;4,旗子4;5,勺子5。”儿歌形式朗朗上口,幼儿很容易学会,在学会后,教师将五个数字写在黑板上,并每次都让学生指认与数字相应的图片,通过图片与数字的对应练习,幼儿能够将数字深刻印在脑海,同时又提高了联想、想象能力,能够将数字与生活实际事物相结合。
3.2适时参与游戏,调控游戏过程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让幼儿完全融入游戏、沉浸游戏,并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受到良好熏陶,正确指引的教学方式,所以游戏教学法必须在幼儿与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才能起到应有效果,如果幼儿没有参与到游戏中,一直处于恍惚游离的状态,那么游戏教学法的效用就没有得到发挥,反之,如果教师没有参与到游戏中,只作为一名游戏旁观者或者监督人,就很难对幼儿起到及时地指导修正作用,也令游戏教学法的功效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必须以一种合理科学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及时全面地对整场游戏活动进行监督调控,根据游戏教学法所采取的游戏方式不同,教师可以选择全程参与游戏,也可以选择适时加入游戏,教师全程加入游戏中时,幼儿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行为提高自身的能力意识,比如教师利用玩具教学法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可以自己将玩具积木摆出房子、汽车、水池等形状,让幼儿得以借鉴,并在借鉴自己的基础上随意发挥创造。而教师适时加入游戏时,尽量不要以教师的身份出现,直接指导和干扰都会影响到游戏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来及时纠正幼儿行为,比如排演三只小猪话剧,教师可以扮作猪妈妈,当“小猪与大灰狼”之间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时,“猪妈妈”及时赶来进行机智妥善的处理解决,这样既不会打消幼儿的积极性,又对幼儿起到“身教”作用。
结论
“在我国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游戏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4]游戏教学在集体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将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发育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为此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实践中内化教育理念,提升专业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5]以此提高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质量,保障幼儿的智力、能力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作用意义,力求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棋.游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学周刊,2014(02):196-197.
[2] 王晓丽,张永英.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现状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11):9-13.
[3] 高华景.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游戏的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6.
[4] 张晓玉.游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新课程,2014(04):196-197.
[5] 高祥.通过游戏来学与教: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J].西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