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反思
《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该课程知识又是学习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及几何形体的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并掌握三者区别与联系;二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定义并学会用角的符号进行表示。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线段的有关知识,因此我就从复习线段的特点开始入手引出射线和直线的教学。
一、通过自学思考,激励学生自主尝试。“学而不思则罔”,自学是使书本知识成为自己知识的桥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教师先后两次设计了让学生自学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自学提示,通过独立思考——同位交流——小组交流——自学汇报等形式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的过程中由旧知的停靠点找到了新知的生成点,比较充分的完善了对新知的理解。这一教学环节既充分给予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作用,教学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了少教多学。虽然说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但是也有许多的数学概念是想象的产物,比如直线和射线在生活中就没有物理原型,它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是想象的产物。因此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困难。 “无限长”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想象出来,这里教师通过旧知联想导入,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天安门的射灯为例,想象自己是一盏小小的射灯,想象射线的样子,因而使他们切实经历想象体验的过程,这是其他任何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无法取代的。在让学生画直线时,学生画了一小段就不在画了,,更深入的把握三种线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再来举例生活中的直线和射线的例子,当学生对举出的例子产生疑问时,老师直接说明事实上生活中很难找到射线和直线的例子,它,存在与人们的想象中。数学是一门想象的科学,我们要善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想象直线和射线的样子,让学生通过想象来充分理解“无限长”的含义。
三.激励性的评价
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找出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画出笑脸,并用红笔圈出;提出不懂的问题,画上问号,使学生学会思考,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课堂上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有的是学生个人;有的是讨论小组;还有的是全组;在评价中,更注重的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等
四.不足之处:1、学生在通过独立思考,补充交流汇报等形式完成自学指导后,学生对数学用语不够理解。例如画一画:经过一点画直线;经过两点画直线;从一点出发画射线中,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根本画不出来,我想学生对“经过一点”和“从一点出发”不理解,他们不能理解这种规范的数学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虽然最后得出了“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从一点出发也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是有的学生还是有点茫然,要是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感受从“很多”到“数不清”再过渡到“无数条”的这种强烈的对比,印象会深刻的多。2.对电脑知识还需提高,这样可以充分驾驭课堂教学。3.还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学结构还需更严谨。恳请领导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