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讲话人的尊重,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一个特点是好表现自己,总认为自己想的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尤其低年级儿童。课上,他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活跃,一个孩子的发言甚至还没有结束,其他的孩子很焦急的样子说“老师,我”,他们只顾表达自己,而没有人倾听别人的发言,还有的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心儿早已不在课堂上了。
一、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学生想听。
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那么我们老师讲课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住学生,让学生爱听想听会听。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和孩子交流说话的时候,认真注视着他们,观察学生的每一丝变化,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讲完,中间不插嘴,不打断。久而久之学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去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了。
二、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使学生会听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1.听明白 2.有无不认同的意见 3.带来了启发。
那么,怎样听好一堂课呢?我总结了这么四条内容:
1.提前预习,找出疑难问题,老师讲课时要留心听这一部分知识。
2.当老师提出问题时,要想一想应该怎样回答。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对照一下和自己想的一样不一样。
3.明确讲课重点,记好老师最后的总结。
4.记住当堂讲的主要内容。
三、"听“与”“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不是只給自己听,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
四、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老师们开始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说多了也不是太好。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课后,也可让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给自己打分。
此外,在行之有效的提醒中培养倾听习惯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除教师提醒外,学生间也可相互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