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的嘴里偶然会冒出几句不好听的用语,虽然会及时制止,但是效果甚微。恰好,有家长来沟通类似的情况,抓住这一契机,我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及个别的谈话。这些“不那么好听话语孩子们是如何学会的呢?
1.喜欢模仿
幼儿园的孩子往往存在是非观念不明朗的情况,别人说一句骂人的话,他们觉得很好玩,恰巧他们又喜欢模仿,并且模仿能力很强,尤其是语言方面。
2.用词不当
孩子年龄尚小,无法完全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也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来表达自己当下的想法,刚好脑袋里有这么一个词就被用出来啦!
3.习惯性说
一般孩子第一次说这种时话是带有一种试探心理的,看看家长会作何反应,如果孩子的模仿得到成人的默许或者赞赏,那么,孩子说这些话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4.语言环境
第1点提到宝宝喜欢模仿,说明身边是有说脏话的环境他们才有机会模仿,除了模仿其他小朋友,也会模仿大人,耳濡目染之下就会说脏话。
5.表达情绪
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限,当他们感到愤怒的时候,除了大喊大哭,也会用说脏话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来发泄绪。
针对这些原因,我也思考了一些解决方法
1.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
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电子产品也会让幼儿有机会接触不文明语言,所以需要大人把关,父母还可以陪孩子看些绘本,利用小故事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
2.别给孩子的脏话太多注意力
听到孩子说这种话时家长要尽量保持平静,让孩子觉得这些话跟其他话没什么特别之处,既然这样的话语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就觉得无趣,不会再去故意模仿这些词汇了。
3.第一次的态度很重要
不要反应激烈,平静一点,认真且明确的告诉孩子,这些话是不好听的,很不礼貌。说这些话,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爸爸妈妈也不喜欢,第一次态度坚定了才能避免形成习惯。
4.高效陪玩
针对平时陪伴少的家长日常多点陪伴,做到高效陪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亲子共读和做游戏,借助相关绘本引导孩子,同时也可以增加宝宝词汇量,增进亲子感情。
5.寻找替代词
在孩子说“不好听的话”的时候使用替代词纠正孩子,并复述出来,让孩子知道这样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