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晚上决定第二天晚饭吃豆豉鸡丁蛋炒饭,于是星期四一下班,就去超市称了点鸡丁,买了瓶豆豉牛肉酱。回到宿舍,稍作休息,便开始行动起来。
说实话,我是不会下厨的。幸而遇上了两位好室友、好同事,他们都精于厨道,有自己的拿手菜,与他们相处,于“食”之一道上,没少沾他们的光。在平常给他们打下手的时候,我也偶有偷师,因而对烧菜也略知一二。只可惜到现在,也就给自己做过番茄炒蛋、青菜烧牛肉、白菜烧肉圆等简单的几道菜。要说我自己动手最多次的,便是炒饭了,可这豆豉鸡丁炒饭,却是我第一次尝试做。
说起这豆豉鸡丁炒饭,我第一次吃还是在大学的时候。南京林业大学新老两个食堂,层层不同。新老食堂三楼都是一家家承包出去的,新食堂二楼近似自助形式,新食堂一楼和老食堂一二楼都是最常见的快餐盒饭,只是在菜式上不同而已。在两个食堂之外,当时尚未拆掉的香樟苑的二楼,更是同学们常去光顾的吃饭之所,那里的店一家相邻一家,便是一天一家地吃上一个月,也不会重复,当时来此吃饭的学生数,远超去新老食堂的。我和我的同学,自然也是这香樟苑的常客。记不清是大二还是大三了,那次我们上完课,难得想去老食堂一楼吃饭,结果发现居然新开了两个窗口卖炒饭、汤面和炒面,有了新菜,我们自然想尝尝,于是我便在炒饭窗口那边排起了队。看那菜单,扬州炒饭、牛肉炒饭、香肠炒饭、豆豉鸡丁炒饭……炒饭的品种看起来琳琅满目,炒饭的阿姨忙得不亦乐乎。点哪种好呢?我一直在思考。最后决定就是豆豉鸡丁炒饭了,毕竟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尝过此种炒饭。这炒饭五块钱一份,还是挺实在的,鸡丁多,豆豉足,吃起来格外的香,特别的美味。后来,这老食堂一楼炒饭窗口,也成了我们中午常去光顾的地方。
做着豆豉鸡丁炒饭,便又回忆起了大学校园生活。几个人一起去教五楼上课,一起去食堂和香樟苑吃饭,一起去后街闲逛买东西……我们全班一起去珍珠泉游玩,去雨花台缅怀,去情侣园烧烤,去乌镇西湖游览……往事一幕幕,承载着已逝去的记忆,又一次涌上心头。说起来,春天来了,天气转暖,南林的樱花也要开满大道了吧。自毕业以后,印象中就回过南林两三次吧,还都错过了樱花绽放的时节。曾经的同学,早已四散天涯,想要聚全,也不知有无可能了。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我们的曾经过往,都在这岁月长河中,似波涛,如涟漪,最后又都消失不见。然而它们真的悄然消逝了吗?我不信!这些刻印在我们脑海中的故事,只是暂时地埋藏在了灵深处,一旦触及与之有关的物事,便又会翻涌而出,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就发生在昨日。这样,一样菜式,一本书,一张照片……就将我们与过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丝丝绕绕,缠缠绵绵,证明我们来过、活过、爱过。就像林清玄在《白雪少年》中写的那样:“那些岁月虽在我们的流年中消逝,但藉着非常非常微小的事物,往往一勾就是一大片,仿佛是草原里的小红花,先是看到了那朵红花,然后发现了一整片大草原,红花可能凋落,而草原却成为一个大的背景,我们就在那背景成长起来。”
豆豉鸡丁炒饭做好了,尝了一下,挺成功的,当然还可以再改进一下。自己做的饭,吃着总是觉得香的,然而却怎么也尝不出当年的滋味了。当真如歌中所唱:“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