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中掠影
一
由于高中那会儿学的是文科,并且选择了地理历史方向,所以我这个人就有个特别的爱好,喜欢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活动过的地点。闲来无事时,拿起桌上的地球仪转看,想从上面找到叶甸中学的大体位置。买来的地球仪并不大,一只手就可以包住,想从那小小的曲面上找到叶甸中学委实有些困难,索性打开百度地图利用遥挂在天上的卫星搜寻出叶甸中学在地球上的位置。
当比例尺逐渐扩大后,泰州、姜堰、俞垛的标识逐渐出现在视线中。逐层点开,叶甸中学出现了。叶甸中学在打开的电子地图上被一片隔一片的村落包围着,而村落又被一块连一块的田地包围着。于是,整个看下去,叶甸中学就是在一整个绿色的田地里。一整块的绿色长图上叶甸中学处于正中的位置,右下角是溱潼中心幼儿园。我想这种地图的标识应该很能说明叶甸初级中学对于叶甸俞垛地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教育的贡献上,还有什么比广阔的天地里居中矗立着一所已过花甲之年的学校来得更直接,更有说服力。
可以想象在几十年前,叶甸中学刚成立时,水网密布的叶甸俞垛地区的人们是多么的高兴,多么的喜悦。他们的子孙终于有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机会,也终于不需跋涉数十里跑进县城读书了。有了叶甸中学,他们可以更安心地在自家田地里劳作;在劳作的同时,更安心地等待着子女们苦读归来。农作物是遍布视野的,农民们为了能让子孙求得更多的知识而不辞辛劳也是心甘情愿的。苦读的孩子们同样没有辜负旧时代的长辈对他们的殷切希望。他们一定是伴着晨光随着晚霞急切地走在求学的路上的。因为他们和这绵延的田地一样渴望着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叶甸中学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里,从叶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有的成为了政府公务员,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成了教师、医生,有的成了农村远近闻名的种养专业户,无论是哪种行业,应该说他们都达成了苦读时的理想。遗憾的是,我是几年前才来到这儿的,他们苦读时的场景我无缘见着。如今只能从网络上零星地了解到一些旧事。现将零星搜集到的叶中前辈们的旧照做一个展示。
泰州联合国维和第一人王树富
以上照片皆是从网上零星搜寻到的,这零星的照片足以证明当年前辈们在叶中为了国家的建设而认真苦读的事实。他们用苦读为叶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当然辉煌属于过去,光荣已成历史,过去的成就只能是永久的回忆。今天的叶中已是一座有着各种现代化设施的叶中。如果要将现在与过去相勾连的话,校园内的那棵挺立着的雪松是最合适的。
二
六十年一甲子,叶甸中学在风云的变换中已经走过一甲子,倘若把它比作人的话,叶中算得上是位老人了。这位老人在曾四五十岁时在校园里栽下了一棵雪松。雪松苍劲挺拔,从校园外的叶中桥上都能看见。在叶中桥上,过去看到的只能是低矮的瓦房,现在可见的除了瓦房更多的是耸立的现代化高楼。现代化的教学楼的出现昭示着现代化的教学教育观念必然出现在叶甸校园里。
清晨,迎着朝阳走近校门口,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几个大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过去是不太提的,因为过去的中国相对比较贫穷,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不高,教育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大的功用就是形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的能力。前辈们用苦读的方式达成了这个重要的目标,现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对得到了提高,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追求物质外的精神生活。幸福的生活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精神追求之一。在青少年时期,幸福感应是最容易获得的。叶中的教育理念也跟着时代的变化做出了最新的选择,新的叶中人希望在校园里得到一种幸福,而这幸福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共同拥有的。
温饱困难的年代里前辈们双脚踩在千万年之久的泥地上,用蜡黄的纸作业,用易沾墨的试卷练习,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少有其他学习活动。现在的孩子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除了保留了前辈们的学习习惯外有了更多的学习方法,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另外,现在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也更丰富,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以下是学校社团活动的剪影。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多彩的课余生活的教育生活总会有些遗憾,没有多彩课余生活的教育更跟不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所幸,叶甸中学跟上了。
三
有益的课外生活的补充让孩子们可以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这种福利的延续则需要踏实的科学学习。没有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前辈们苦读奋斗出来的福利在未来很难得到维持。因此,现在的叶中严格的学科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后,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远离了分散的村落,远离了一绿一黄的田野,走向更文明、更开放的城镇。在这个大的历史趋势下,叶甸中学有了更加集中的教学资源。教师、学生较之过去更加熟悉,知识的传授更加紧凑。在每个教学日里,教师、学生们都在相应的时间段中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们可以更精准地备课,学生们可以更清楚地听课。相对于喧闹的城镇,叶甸中学更适合孩子们学习。由于整个学校是置身于广阔原野上的,这里也就远离了灯红酒绿,远离了嘈嘈嚷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学生们课堂上专心做学问的身影。
五星红旗飘扬着,老叶中人为国家建设苦读的精神在今天的叶中人身上得到了传承。这种传承除了因为坚守岗位几十年的老同志的言传身教外还因为退休老同志日常的影响。在叶中西侧的教师宿舍区的空地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叶中不浪费,不闲等的痕迹。一丛又一丛的青叶从地里冒出,向上生长,和飘扬的五星红旗遥遥相对。而校园内的那棵雪松以及校友们捐赠的纪念物更直观地让现今的叶中人记住了过去,记住了历史。
一天将过去了,紫色的路灯在叶中的校园里亮起,在灯光里叶中的老师们珍惜着一天里最后的时光,他们或激情讲课或埋头苦练。知识在他们的讲与练中一次次地被装入年轻的生命中。人和灯共同完成了时间里最庄重的仪式,梦想得到传承。
将地图比例尺缩小,叶甸中学、俞垛、姜堰又逐渐变小,中国出现了。我想那遥挂在天空中的卫星是该照见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无数个“叶中”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身影的吧。
夜色深了下去,关上电脑,放好地球仪,在明天太阳升起时继续努力吧。
叶中,明早和你说早安。
龙宝
2018.11.1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