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是儿童通过自由、自主的操作、探索和发现主动构建的检验,也是提升能力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以绘本课程为基础开展区域游戏,充分开发区域游戏中绘本课程的潜能价值,并将绘本课程和区域游戏相互渗透,能激发儿童的绘本阅读兴趣,丰富幼儿园课程,助力孩子的成长。

、绘本课程与区域游戏相互渗透的意义

绘本中的图画、颜色与表意都能让儿童获得丰富而多样化的知识,儿童从绘本中看到和学习的东西都可以通过他们本身的转化与借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幼儿园,除了绘本课程,区域游戏也十分受孩子们的青睐,因此我们可以把绘本课程与区域游戏整合起来,以此来拓展绘本阅读课程的功能,提升区域游戏的价值,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综合考虑儿童的能力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让绘本课程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得到延伸可以高效地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

绘本课程和区域游戏的相互渗透的探索

因为考虑到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我们将游戏以不同的难易程度开展,兼顾到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体验成功,获得能力的提升。

(一) 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

活动一:装扮青菜 

游戏材料:纸、剪刀、记号笔、蜡笔、彩纸、胶水、教师黏贴范例、青菜图片、有格子的青菜轮廓图、无格子的青菜轮廓图。

游戏玩法:1.通过绘画青菜的轮廓、绘画格子、涂色等,完整地进行装扮青菜的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选择无格子的青菜轮廓图,利用记号笔画出格子再进行涂色,能力较低的孩子可选择有格子的青菜轮廓图进行涂色。 2.根据青菜的轮廓图进行观察,然后利用长条状的彩纸,撕贴方形格子进行装饰。

活动二:绘本阅读

游戏材料:各个青菜纸偶、《一园青菜成了精》分页图、青菜角色形象、绘本图书、简单故事场景图。

游戏玩法:1.儿童可自由选择独自还是与同伴共同使用一本绘本。2.在对故事内容有一定掌握的情况下,利用故事分页图,将分页图按故事内容进行排序再阅读和叙述。3.能力较强的孩子可选择青菜纸偶、 青菜角色头像、简单故事场景图等材料,对故事内容进行尝试表演。

(二) 绘本《会滚的汽车》

活动一:建马路

游戏材料:木质积木、立体绘本角色、树木半成品材料、塑料积木、薯片罐、万通板、红绿灯、奶粉罐等搭建材料。

游戏玩法:1.指导儿童合理利用绘本材料,尝试搭建道路,然后使用各种材料对其进行装饰。2.利用绘本的各种角色形象,在搭建的城市道路中创造新的故事内容。

活动二:连连看

游戏材料:格子棋盘、绘本角色圆形卡片。

游戏玩法:向格子棋盘的格子里放入各种角色的圆形卡片,两个人合作,完成连连看游戏。

活动三:制作绘本角色

游戏材料:皱纹纸、双面胶、塑封纸、即时贴、玉米粒、雪糕棒、胶水、纸盘、剪刀等。

游戏玩法:1.引导儿童以剪、撕等方式用各种材料在纸盘上粘贴,制作绘本中描绘的形象。2.将塑封纸卷成圆桶状,随后用玉米粒黏贴成五官。

从以上的范例中不难看出,在将绘本材料投放至区域游戏的实践中,选择绘本中的某一要素开展活动,既能让绘本课程融入区域游戏,也能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对绘本阅读进行想象与拓展。 

绘本课程与区域游戏相互渗透策略

(一)对绘本进行合适的选择,对儿童绘本的要素进行解析,针对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心理发展水平等,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对绘本内容进行分析,提取绘本中的要素与区域游戏相结合时,要求能够自觉并且精准地发现绘本所隐藏的游戏环节,带领孩子进行绘本游戏化的教学,将这种教学方法贯穿始终。我们将“绘本课程”和“区域游戏”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他们的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和意义,并自主创设更多形式的区域游戏。

(二)在班级中,注重绘本阅读区的开辟与建设,为儿童提供大量的可读资源。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我们鼓励儿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性的阅读。教师在区域游戏过程中观察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激发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三)放置多样化的绘本材料(可在绘本阅读区),教师需要掌握绘本中的要素,做到严格把关。在投放绘本材料时,既要合理地利用多种材料,同时也要全方面地利用绘本图像中的故事情节,把握材料中的各方面要素。保证放置的材料能够确保孩子更快更轻松地融入课堂,进入故事情节。

(四)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 引导者。在区域游戏的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持续关注儿童在区域游戏中的表现,同时也要关注游戏的拓展情况。所以我们以儿童“学习与合作的朋友”身份观察掌握各个儿童的能力发展状况和个性差异,适时地加入新鲜的绘本资源到各个的游戏区域,我们深知:只有真正地走进幼儿的世界,贴近儿童的内心,才能了解儿童真正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