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上看,孩子们的画作大部分都是色彩丰富饱满、线条天马行空却又别有一番趣味。而根据国内外研究里不同的文献资料显示结果也可以看出,色彩是小孩子们比较认可的众多情感表达方法之一,丰富多变的色彩世界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视界,也更好地促进了他们和自然世界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孩子们对色彩的选择和喜好并不是先天得来的,相较于天赋,家庭、教育等不同因素带来的影响更重。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忽略了对孩子们心理、年龄的关注,而将大半精力用于提升孩子们对色彩技能的使用上,更不用说引导孩子们使用色彩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或者说藉由色彩去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本文避开了幼儿美术教学中技能技法上的相关问题,着重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引导孩子们合理地使用色彩去表达描绘自己的内心情感,希望通过对幼儿学习特点的研究,能够实现促进幼儿个性化、自主化的发展提升,引导幼儿有效使用色彩表达。

一、站起来教学,蹲下身交流

作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掌握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从而在第一时间让事情得到最好的解决。对幼儿运用色彩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教学研究也不例外。在幼儿有效使用色彩表达自己思想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幼儿对色彩的掌握和认知,同时,需要进一步了解对幼儿而言,颜色和情绪的关联度,如对冷色调、暖色调的认知;以及绿色代表生机、希望,橙色代表明朗、热情,灰色代表阴霾、伤心等,除此之外,还要探究幼儿主动选择某色彩时,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其他涵义。这些都对幼儿美术中用色彩表达情绪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的必要途径,同时交流者之间交流时候的态度和由此得到的反馈也是相互的。想要在第一时间得到最真实有效的交流信息,当然要和被交流或者说被询问者站在同一高度。尤其是面对情感很是脆弱和敏感的幼儿来说,只有坚持在课堂上是老师,在课下是朋友,蹲下身和幼儿交流,以课下的交流为课堂的引导服务,才能让幼儿真正对教师信服、对课堂授学内容产生兴趣,最终提高幼儿教育成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走出去感受,丰富幼儿色彩世界

众所周知,无论是鉴赏能力还是创作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类感性的基础认知。在对幼儿的美术教育中,对感性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幼儿年龄小,无论是对周围发生的人、事、物还是大自然春夏秋冬四时之境的变化感知,他们了解的都较少,更不用说对色彩情绪的理解掌握。而作为拥有最为丰富和纯粹色彩的承载,不可否认走进大自然是对幼儿色彩教学提升最好也最直观的方法。因而,想要引导幼儿更好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世界,走近大自然去感受色彩的魅力就不可或缺。在引导幼儿运用色彩去表达自己丰富情感这一模块,可以选择组织孩子们郊游,让幼儿真切感受春天的蓬勃生机、夏日的躁动热情、秋天的丰收温暖以及冬日的肃杀严寒。同时有意识地向幼儿讲解一些色彩相关的侧重,如春天的各种绿,秋天的各种黄,以及冬日雪的白、树皮的棕黑等等……这样不但能够让孩子们尽情释放其爱玩爱闹爱探究的天性,让幼儿很好地适应课堂生活,更能够有效让教师通过适时引导让幼儿自然而然地去运用这些不同的色彩元素尽心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佳作中欣赏,丰富幼儿色彩语言

在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能够根据美术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让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和欣赏表达将相关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进一步促进他们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审美体验和架构。孩子们虽然因为年幼阅历较浅,很难形成自己的系统的审美,但不可否认引导他们进行佳作欣赏确是丰富其色彩知识增强他们色彩表达的不二法宝。无论是中国传统泼墨山水场景中那些深深浅浅、浓淡相宜的水墨铺陈出来的平和宁适的雅致,还是西方油画里那些色彩张扬、奔放瑰丽传达出来的浓烈肆意,都是色彩学习中不可多得的良好教材。在引导孩子们欣赏山水画的同时,还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如何通过深浅不一的墨色及留白可以体现出山水的淸峻和内心的平和;在欣赏诸如《向日葵》、《星空》时则可以向他们传达如何运用浓重热闹的色彩传达主人内心对生活对生命的挣扎和疯狂燃烧生命的热求等。

除了绘画名作欣赏之外,不少隐藏在民间的艺术品亦是良好的教学工具。例如多运用较多的单色、重色和对比色的民间画意,就和幼儿一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个性特征较为契合,而脸谱不同色彩亦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心情。这些内容的适当普及,不但有助于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民间精粹,更有利于孩子们快速接受及模仿学习。

四、创作中表达,丰富幼儿色彩经历

不少研究资料表明,幼儿在懵懂的启蒙时期就具备一些最基本的审美,比如说相较于浅淡素净的颜色他们更容易受到丰富漂亮的色彩的吸引,大部分儿童在不受情绪干扰的状况下选择的颜色一般都会是暖色调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幼儿导师会对孩子们作画时候随心选择的色彩作细心的观察,从而进一步判断幼儿的情绪色彩,据此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地为他安排更适合的学习生活场景。单就此而言,为幼儿提供创作平台在此时会显得极为必要且重要。

为孩子们提供让其展示创作的平台,不但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参与增加其动手做事的积极性,更更能够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展现自己、释放自己,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和主动性,让幼儿符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标准要求。例如,在幼儿园的班级教学中,可以选择利用一块空白墙壁或者墙角,为学生开辟一面“涂鸦许愿墙”,并在墙面下方备好纸和笔,当孩子们有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都可以用不同颜色画笔画在涂鸦墙上,让教师更了解儿童们内心的成长,并能够及时疏导幼儿心中的坏情绪,成就小小“阳光少年”。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鼓励孩子们用不同色彩写下或者画出一天的心情,通过教师对其适当的现场指导,保证并促进幼儿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对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色彩表达内心情感策略进行研究,结合对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具体实践,探索得出结论:对幼儿的教学,我们不但要关注幼儿所运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幼儿色彩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藉由美术活动充盈其情感世界,让他们乐意通过画笔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同时,只有幼儿对色彩有足够的掌握,深入体味色彩包含的情感,才能更好与世界交流、与自我交流,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