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市级课题《开发农村幼儿手指智慧的园本课程研究》,我园一直致力于通过手工活动来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经过两年的坚持,孩子们制作的作品越来越精致。在一次家长开放活动中,孩子们的作品色彩搭配协调,内容丰富,做工精细,深得家长们的好评!在此基础上,老师们设想利用生活中幼儿常见的的食材让幼儿制作食品,再加上炸、蒸、煮和品尝的环节,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我们就开始了美食课程的探索。

、活动筹备

我们首先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家长们中寻找能工巧匠。根据家长们反馈的情况,然后我们进行了资源整合,三个班一起研讨,最后确定小班以玩为主,提供颜色多样、品种不同的食材供幼儿练习,动作以搓揉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中班的孩子在实践中体验不同食材的属性,动作以捏、撕、粘贴为主;大班的幼儿已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以创意为主。有了大致的方向后,各班结合家长的特长和时间,制定了活动方案和具体的周活动计划。每周四的下午邀请一名家长助教,数名家长志愿者来园参加活动。

、活动实施

每周四的下午,三个班同时开展美食制作活动。活动结束后各班会将美食制作的过程做成微信公众号,然后推送给家长,方便家长们和孩子在家操作。

制作花絮一:果味牛轧糖

在家长助教的辅导下,孩子们和家长志愿者一起完成美食的制作。首先是将盐放入锅中翻炒加热,加入花生米继续翻炒。孩子们轮流上阵,逐一感受这一程序的要领。当有人将盐和花生米翻炒撒到桌上时,孩子们好奇地问:“为什么会弄撒呢?” “那是因为没有控制好手臂翻炒的力度,轻轻铲起花生米,然后轻轻转动手臂。”助教家长边说边示范。孩子们了解了翻炒的技巧后,一个个认真的学起来,不一会儿就翻炒得有模有样。待花生米熟后,就去皮。别看这一程序很简单,但对于对家务一窍不通的孩子们来说并非易事。孩子们刚开始像剥蛋壳一样,速度很慢,皮去的也不干净,助教家长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告诉孩子们可以将花生米放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然后两根手指向相反的方向滑动,花生皮就会迅速的去掉。孩子们纷纷尝试这一方法,小手指不停地转动着,花生皮纷纷落下,一会儿功夫去皮工作完成了。接着用小擀面杖把花生米压碎。紧接着是熬糖丝,将棉花糖、黄油、奶粉放入锅中不停地搅拌,熬成糖丝后加入花生米搅拌均匀。待糖块稍稍冷却,孩子们将糖块进行塑形,做成了动物、植物、生活常见物品的形状,一块块五颜六色、形态各异,集美味与美丽与一体的牛轧糖就大功告成了,。

制作花絮二:创意黏饼

本次活动我们我们所用的食材以糯米粉为主,火龙果、南瓜、紫薯、韭菜。等蔬菜、水果作为配色辅料。先将水果分别打成果汁,蔬菜或蒸、或打成汁水,再与白色糯米粉和在一起。五颜六色的黏饼材料就准备好了。加入火龙果汁的糯米粉变成了玫红色,南瓜和糯米粉变成了金黄色,紫薯和糯米粉变成了深紫色,韭菜汁和糯米粉变成了淡绿色。孩子们用各色黏粉团捏出了彩色的小鱼、雪人、南瓜、蜗牛、火车、太阳等等。我们将孩子的作品或蒸或煮炸,色香味俱全的黏饼就出炉了,香飘万里,垂涎欲滴。

制作花絮三:特色包子

我们提供了发酵的面粉坯子、包子馅,还提供了黑米、红枣、绿豆、红豆,让孩子们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由于发酵的面粉柔软且粘黏,不易成型,所以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既要思考如何塑形,还要注意馅料的多少,颜色的搭配,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孩子们是屡试屡败,屡败屡试,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收获了自信和执着。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会合理利用一些辅助材料,对面粉难成型的问题也解决得很好。他们不仅学会了包包子,还能做出有创意的小鸟、独角兽……孩子们享受着制作的过程,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蒸熟的包子在大家鉴赏后分享品尝。

三、展板设计

美食节上我们设想以展台的形式呈现美食,于是制作展板和设计LOGO就成为孩子们面临着的新的挑战。为创设氛围,突出主题,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调动孩子和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们放手不放任,本着自由、自主、创新的原则,加强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团结协作,让幼儿和家长在制作展板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发挥特长、培养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一块块色彩鲜艳、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展牌是孩子们与家长智慧和才能的结晶。

四、活动展示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园主题为“指尖绽放,食色生香”的美食节活动经历了为期一个月的时间,于614日迎来了收官之笔。八个展台一字排开,粽飘香、甜面饼、创意黏饼、五彩汤圆、特色包子、美味寿司、蛋挞、棉花糖,幼儿园内香气四溢,孩子和家长在展台前自发排起了整齐的队伍,手拿钱币翘首以盼展台正在制作的美食。收银员的食品介绍,“小老板”们的吆喝声、“顾客”的啧啧称赞声此起彼伏,幼儿园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在家长义工和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玩玩乐乐、吃吃喝喝中了解了食材的性能,制作美食的技艺,烹饪的手法,用指尖和舌尖记录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养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

美食节活动虽然落下了帷幕,但我们的探究并没有停下脚步。今后我们将在美食文化、美食制作创新上继续摸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