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和花与树叶都是一样,我就是树叶,在春天茂盛生长,在夏天享尽雨水的拍打,在秋天就随着寒霜凋零。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初年少时像花儿一样含苞待放,花开后的样子虽然很美,最终都要随着岁月流逝、枯萎衰败归于虚无,凋落的话就结束了。
   红着眼睛看完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早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泣不成声,不曾想到在片子刚放映,白雪皑皑的画面中,老人悲恸的哭声孱弱的背影就打开了喷薄的泪腺。从前是被”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坚定的爱情誓言所动容,而今却明白最长久的告白是陪伴,最美丽的诺言是守候。
   当死亡渐渐逼近生命的时候,他们依旧在闲庭院落里清扫着落叶,嬉戏打闹。春天一起共食初雪,祈望能有更好的听力和视力,能看清对方的容颜,听清彼此的声音。夏天共同睡在纳凉的床榻上,看雨水浸湿,听风声作响。秋天,互相搀扶去山中砍柴,感慨时光,轻叹流年。。。。太多泪点,无语凝噎。夜里老奶奶上厕所说害怕,老爷爷就在外面守着用气喘的声音为她唱歌;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老爷爷一直不愿意关灯,要在夜里都能看到老伴的容颜,一如年轻时那样抚摸她的脸颊;他们为死去的狗安葬,跟自己说那是小不点知道爷爷要去了在给他引路;平和地到市场为年幼夭折的儿女购置衣物,让爷爷在走之后为他们穿上;安静地为爷爷整理好衣物提前烧给他,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穿哪件。。。那么多场景,没有太多的话,但幕幕直指灵魂。我们本是孤独,却得到陪伴,这样的相守父母给不了、儿女更给不了,只有爱人。
    早些时间,我曾写下这样的话“我从不信爱情永恒”,如今我却重新考虑。如果不是爱又何谈陪伴,如果只是习惯又怎会简单养成?我们由父母而降临,有他们的呵护长成,却在某一时刻必然要分离,我们的子女和我们亦是如此。短暂的生命里,身边最长久的那个人不是爱的共促,又有何理由呢?当有依托和陪伴之后,最担心的就是失去。倘若一直孤独,便享受孤独,一旦依附,便胆小怯懦。
   从看到生命渐渐衰弱,我就悲痛不已,害怕目睹离别,恐惧感受死亡,可当影片缓缓进行时,却又逐渐平静。山上的旋风、飘叶、云飞都是非常热闹的,一如我们生活的表面。但是山的本身却是那么安静,河中水奔流不息、但是河的本质并没有什么改变。人的生死,宇宙的昼夜,水的奔流,花果的飘零,都像这样,是自然的进程罢了。岁月在我们的身上,毫不留情地写下刻痕,每一次揽镜自照时都有慨然的发现,我们的外在一天天在发生改变。时空与我,在生命的历程上起着无限的变化,使我惘然。由于这流逝的岁月,似我非我,未来的时日,也似我非我。我只有善待每一个今朝,珍惜每一个因缘,认真地净化自己的生命。
   除了感觉没有什么能治疗灵魂,正如除了灵魂,没有什么可以治疗感觉。希望我们的点滴情感都是一次的洗礼,都是一次启迪,无论生命的流逝,因缘的变迁,都能做不受人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