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段寻春之旅。
还未走近万竹园,便已被“她”的幽静气氛给迷住了。
旁边马路上,一辆辆汽车疾驰而过,呼呼地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和不时响起的吱吱的刹车声,和被一道院墙隔着的“她”的静默形成对比。仿佛喧闹是别人的,与她没有半点关系。
园前,一棵粗壮的矮松,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苍虬之气,粗壮的枝丫,像有力的手臂一样,横伸向湛蓝的晴空;扇形的针叶,密密层层,衬着天空的朵朵白云,在微风里轻摇,发出“苏苏”的声响。厚重的墨绿色写满了沧桑。透过这墨绿,一种铮铮铁骨之气扑面而来。矮松,你就是默默无闻的守园人,我要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哦,春不在别处,就在你这棵矮松上。
绕过矮松,行至园门前。这墙院,白墙黛瓦。圆形拱门就镶嵌在墙的中央,门框上雕几圈花纹,似一圈圈深红的涟漪,隔开了一片新天地,一处世外桃源。门上挂着一块漆黑的牌匾,上面刻着三个鎏金大字——万竹园,字体似园前矮松一般遒劲有力,每一个笔锋都刚劲硬朗,每一个收笔都干净利索,每一个笔画都舒展得恰到好处。阳光下的鎏金漆字闪闪发亮,仿佛在招引我,让我顿生一探园子究竟的心思。
怀着期盼,才将身子探入,墙角处却突现一棵玉兰树。这玉兰树虽生得高大,却不失亭亭玉立的风雅姿态,轻扭着身子,舒展着身躯。远望去,真好似一位满头插满鲜花,风情万种的翩翩少女呢!那满枝满叉的玉兰花,有的花苞紧闭,似新生儿粉嫩粉嫩的小脸蛋,让人有种想捏一捏的冲动;有的已展开几片花瓣,似身着粉纱黛衣的娇羞少女,用素粉的衣襟半遮着姣好的脸庞,倚立立枝头,让人无端就想起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天真烂漫而又情窦初开的贵族少女形象。更有几株在高处的花苞竟攀上了墙头,呵,真正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趣味呢!“唧唧!”一阵清脆的鸟鸣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又听得“扑咻”一声,一只白嘴灰鸟突然张开翅膀,从我头顶略过,一眨眼就飞到了玉兰树的最高处。在那繁华最密的深处,有一个碗口大小的鸟巢。那灰鸟站在巢边,扑闪着它那双宝石般明亮璀璨的小眼睛,用嘴巴快速而有节奏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不时抬头左右顾盼,抖抖它灰白的身板,毛色在阳光下油亮光泽。繁华簇拥中,竟还有这样美好可爱的小生命,哦,这就是春光,春光啊!
不远处有几棵桃树,株株姿态万千,满枝桠繁华乱坠。清风拂过,混杂着花的芳香和泥土的气息,几片花瓣随风落在我的发端,我也不恼,轻轻抖落,嘴角一抹涟漪泛起,别有一番“桃花拂羽扇纶巾,回眸一笑诉衷情”的韵致。
再沿着青石小路向前漫步,不知不觉走到了一方池塘边。一阵歌声飘过,“春季已准时地到来,你的心窗打没打开,对着蓝天许个心愿,阳光就会走进来……”我走进岸边的小亭中,远望着池水,一只水鸟掠过水面,水面便霎时漾开去。阳光下,一圈圈的波纹,闪着粼粼波光,久看,那不停地泛起的光芒便 晃花了人的眼。水面倒映着亭台楼阁,山石林木。不远处一群墨黑与丹红的鲤鱼在轻盈地游动,与远处的红花绿树相映。整个水面宛如意境浓浓的泼墨画,泼描了一幅“诗词歌赋丹青碧,水墨莲花泛涟漪”般的雅致景色,园中这大家闺秀般的秀美水景,不正是我在寻找的春光吗?
再沿着杨柳依依的小路前行,远远的一片随风摇摆的竹林映入眼帘。不禁想起了苏轼的“竹影成双,相望两茫茫,不思量,自君别后对月诉凄凉”。顿时多了几份伤感。走进那片绿色,林中甚是幽静。一片片苍翠碧绿遮住眼帘,一片片竹叶堆叠,遮住了几分天空的颜色,倒也有几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味道。走到一处,接连不断的鸟鸣声突然传来,我也不走了,便停下。阳光被竹影遮挡着,透过细细的缝隙星星点点地洒落,飘到我的脸上,却不刺眼,让我有一种“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的错觉。一瞬间,我竟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来,去触碰那阳光,看剩下的一点阳光从我的指缝间溜走,流入我明亮的眸子里。哦,这也是春光,这也是春光呀!
时间悄悄走过,我也轻轻地离开,正如我悄悄的来。再回眸那棵玉兰树,满树似乎开得更艳了,花苞半露出那白净的脸庞,阳光下绽放着灿烂笑容,它们那旺盛的、充沛而又蓬勃的生命,难道不是春光吗?
走出园去,一抹金光洒在我的脸庞,柔和、美好而又安逸。这,是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