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名称:《小小青菜园》
区域活动时间:1个月10天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科学地营造幼儿园环境,有利于让环境对幼儿进行形象、生动、直观和综合的教育。我班在创设区域游戏时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环境的互动,于是生成了《小小青菜园》的自然角的创设。
自然角始终都是区域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自然角不仅具有绿化班级、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蕴含着较大的教育价值。在自然角进行简单的的种植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自体验、直接感知植物的生长过程,只有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的同时,不仅激发孩子们种植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比如:观察、比较、测量等。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因此在设立自然角的目标时,重点是要创设一个真实、丰富、自然开放、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角。
布置自然角之前,我请乐乐的奶奶带来了时下可以种植的各种蔬菜种子,于是自然角增设了“种子家族”的版块。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家园合作、亲自体验等方式开启了自然科学的探索之旅。首先“家长园地”增设有关自然角创设的专栏,如:如何在自然角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家长陪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等育儿理念,让家长了解自然角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其次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家长介绍班级自然角的建设进度以及需要家长提供的帮助等,使家长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班级自然角的创建过程中。
恰逢田间的油菜花烂漫盛开,形成了金色的海洋,每天去往幼儿园的路上眼前都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回去问班里的孩子们田间盛开的金色花朵是什么?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油菜花。”我接着问:“那你们知道它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吗?”孩子们都摇了摇头,这时我请孩子们到种子家族参观青菜籽,孩子们看了看,摸了摸,有个孩子说:“他好小,还是圆圆的。”又有个孩子说:“我知道油菜花的种子可以榨油。”他一边闻一边说:“它闻起来没有问道”。我对孩子的反应感到很惊喜,我抓住了这次的教育机会问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小菜籽长大会变成什么样吗?”孩子们兴奋的说:“想知道。”“老师,我们就种它好吗?”于是随着孩子们的疑问变多,我再一次抛出了问题:“种菜籽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我请孩子们带着问题和爸爸妈妈商量。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探究与发现的活动环境,我利用微信群向家长宣传这次活动的首要任务: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种植时需要哪些工具?讨论时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不限制幼儿的自主性,支持他们的想法,就这样在孩子们的自主探索下,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工具,如花盆、锅、种花的小铲子、盆、炒菜的铲子、小水壶等。
晨间谈话时,我表扬孩子们都能完成第一个任务。鹏鹏说:“老师,我们可以种种子了吗?”涛涛拍了拍鹏鹏的肩:“种东西是要土的,没有土他它怎么长大。”萱萱点了点头:“是的,我奶奶就是把种子埋在土里,然后就长大了。”于是第二个问题来了——种菜籽究竟要不要土。大部分孩子认为种植青菜种子需要泥土,洋洋和满满认为种子发芽不需要泥土,放在水里浸泡就可以了,孩子们带着自己想法和老师一起播种。我们带着自己的工具来到幼儿园的小花园里,孩子们雀跃的像一只只小鸟,和老师一起动手挖土播种,我对孩子们强调说:“青菜种子只需要放在土壤上就好了,不能埋在很深的地方。”我们种好了自己的种子,开心地把自己的小植物捧回了班里。洋洋和满满也把自己的种子泡在了水里。回到班后,我们一起讨论了怎样照顾他们的宝贝,孩子们有的说需要太阳,有的说需要浇水,最后我们商量好:我们要用心照料自己的小种子,他它放在有太阳的地方,定期浇水。
看到其他小伙伴都种出了小芽芽,满满和洋洋不开心的问我:“我们的种子是不是不能在水里发芽,它需要泥土?”我说:“我也不知道呢,那你们俩回家问问妈妈,让妈妈帮助你们找到答案,明天早上告诉老师听好吗?”第二天早上刚到幼儿园满满就告诉我听:“我找到答案了!小种子就像我们人一样需要呼吸,水的空气太少了,它们不能呼吸,所以不能发芽。”我说:“原来是这样啊,今天徐老师又向你学习到了一个新知识,可是你是怎么知道的?”满满说:“我和妈妈一起查资料了。”我对满满竖起了大拇指,满满开心极了。在集体活动前,满满把答案告诉了所有的小朋友,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认真的小脸,心里开出了幸福的花朵。
为了让孩子们可持续探究,我又向孩子抛出了问题:“那有没有不需要土壤直接可以在水里生长的植物。”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发现了铜钱草和吊兰两种植物。还有一位家长带了一些莲花种子,孩子们开始猜测莲花种子在水里会不会发芽,在第五天的时候莲花的种子发芽了,种植说明上面的提示发芽了的种子需要种在淤泥里才会长出叶子,开出莲花,我们按照种植说明书上的提示给莲花的种子换了一个泥房子,一起期待着莲花的盛开。
自然角不再是仅仅观察植物,而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测,然后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不再重视结果而是重视过程,孩子们通过过程而获得探究能力。
区域活动的收获: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虽然对事物充满好奇,但时间一久兴趣极易转移,这时老师的引导就十分重要了。教师要持之以恒,时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才有可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老师应时常的观察自然角中的变化才能组织幼儿进行可持续性探究。教师还应把握教育契机,随时关注幼儿生活,关注孩子的兴趣,把孩子的兴趣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当成一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孩子们获得探索的能力、丰富知识经验,因此我利用了这个资源生成了班本课程。

孩子们每天围着自然角观看植物的变化,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一起探讨植物的生长,植物的形态以及色彩的变化,孩子们在不断地探讨中产生了疑问,我们怎样才能记录下小苗苗生长的样子呢?为了能让孩子们记录下身边的美好,于是,我把这些天然的绿植搬到了美工区。为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以及对身边事物的好奇,生成了小班美术活动《小苗苗长大了》。让孩子们通过了解小苗苗的形态,用拓印的方法创作,激发幼儿大胆地表现艺术的美。半个月过后,我们的小苗苗已经由原来的两片叶子长成了四片叶子,针对我班个别幼儿出现的手口不一致和漏点现象,我又设计了数学《点数1—5》以提高我班幼儿的点数能力。就这样生成了不同领域的活动,从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能力。

最近是菜籽成熟的季节,我带了一些成熟的青菜根枝,让孩子们观察青菜种子成熟的样子,孩子们观察到了成熟青菜的根、茎、种子,感受到了青菜成熟后种子的来源、形状、质地,最后让班级里有兴趣的家长同孩子们一起制作菜籽画。
通过这次自然角的创设,不仅让我知道了最美的区角是幼儿参与的区角、最美的区角离不开幼儿的生活、最美的区角是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同时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作幼儿是脚,教师是鞋,做真正懂孩子的教师。在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以及生活,教学不是灌输式而应是合作式、探究式、要师幼、家庭共同协作,才能激发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大胆勇敢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