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生成背景: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孩子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表达。”美术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是孩子用心灵和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在幼儿阶段,没有一种形式比美术活动更能够给孩子直接的滋养,也没有一种形式比美术活动更能让孩子畅快地表达心声。玩色活动就是打开小班孩子心灵和世界对话的那扇窗, 运用多种感观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具体实施过程:

一、建构玩色活动的种类

玩色活动对小班幼儿的操作要求不高,借助颜料丰富的色彩,通过对辅助材料的操作进行大胆创作。小班玩色活动主要以水粉(丙烯)颜料为主,形式非常丰富,比如:印章画(蔬菜印章、玩具印章、海绵印章、植物印章等)、手指点画、吹画、棉签画、滚珠画、排笔画、手印画、泡泡画、喷画等等这些都是玩色的种类。

二、丰富玩色活动的材料

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是玩色活动的重要源泉,但是现实中,老师们只会抱怨孩子们不喜欢绘画活动,或者说兴趣越来越淡,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太过单一。小班孩子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材料应该多样化,不同的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美。

三、创设玩色活动的内容

对于刚入园小班的孩子来说,首先要培养孩子对色彩的兴趣,我们首先可以选择手指点画。比如《热闹的花草地》,花草地随处可见,因此 ,活动内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题材为主。虽然表现花草地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对于小班孩子应该选用手指点画的绘画方式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是绘画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作画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去探索用手指不同部位点画方法表现,不仅增加作画乐趣,又让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自主创作的成功。

通过手指点画活动,慢慢过渡到手指印画、棉签画、添画等活动,你会发现孩子们兴趣越来越浓,绘画技能也越来越好。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中的玩色活动是小班幼儿非常愿意接受的快乐教育,在玩中学,学中玩,老师教得津津有味,孩子学得乐此不彼。

    活动实录--

淤溪幼儿园:创意玩色,点亮童心

玩色活动就是打开小班孩子心灵和世界对话的那扇窗,运用多种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虽然小班孩子的画带有很多的随意性,常被认为是乱涂乱画,但并不妨碍孩子们创作,而且孩子们愿意尝试各种作画形式,于是创意玩色活动——棉签画《秋天的树》和手指画《毛毛虫》诞生了……

    瞧!我在给大家示范用棉签“画”树叶呢!我画得还不错吧!



老师讲的方法我都记住了,先把手指头蘸上彩色的颜料,再在画纸上点一点,按一按,毛毛虫的身体就“画”出来了!方法很简单,我都学会了,你会画吗?


                          

  小伙伴一个比一个画得认真!

   

我们画得都很专注……


 

 这几个小朋友更投入!

   

    

         我在轻轻地蘸颜料!我们不争不抢、安安静静来作画!

         

    

 我的画面很干净,你的呢?


                            
     

 我一丝不苟在作画,将来实现画家梦……

     

 哇,好美的树呀!

 

         我们几个谁画得更好呢?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首先以观看秋天的树的图片以及《毛毛虫》的故事视频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接着再对棉签画、手指画进行操作指导,孩子们都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他们尝试用棉签、手指蘸上自己喜欢的颜料进行创作,不一会儿,一幅幅洋溢着童趣、童真、童心的作品就呈现在眼前。

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也让他们感受了玩色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