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时间:2019年1月16日上午10:00—10:30
二、观察对象:大班女幼儿,铭铭(视频中穿绿色背心的)
三、观察地点:幼儿园公共游戏区域——建构长廊
四、游戏背景:幼儿园在大力践行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空间,逐步增添了游戏公共区域。公共游戏区域游戏空间大,建构材料多样,更有利于幼儿自由、自主地开展建构游戏,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上午游戏时间,铭铭与其他三名小朋友一起来到建构区,教师通过谈话对幼儿已有的建构经验进行了简单了解,引导幼儿先确立建构游戏计划,并自由选择同伴合作。
五、观察实录:
游戏开始前,铭铭第一个提出想搭建一辆四轮小汽车,旁边的女生萌萌说她也想搭建小汽车,铭铭便主动说:“那我们俩一起搭吧!”铭铭径直走到插塑材料区域,迅速找出一辆小汽车塑料模型,装上颜色规律的圆形塑料片做轮子,萌萌在一旁帮忙递材料,四轮小汽车很快就搭建成功了,两人都比较满意。
两人将四轮小汽车放到地面上,用手推动车身,车轮前滚动,铭铭突然提议要做一辆货车,萌萌同意。她们很快在材料区就找出了三节车厢,并将三节车厢进行了首尾连接,最后在往车尾上连接时出现了问题,因车尾没有扣子,所以不能顺利地接上车厢。铭铭作了三次尝试,并接受了萌萌提出的建议,用小棍子将汽车和车厢连接起来,结果操作未成功,两人均放弃。
铭铭带着萌萌再次来到材料区,提议用小木棒和夹子搭建房子,萌萌同意,并和她一起进行房子的搭建。她们用夹子夹住两根小木棒的连接处,很快就完成了正方形房子的搭建,铭铭选用的单色小木棒,萌萌选用的是彩色小木棒,搭建过程中,两个小伙伴始终在愉快地交谈,萌萌搭建稍慢,铭铭看到后主动去帮忙。
房子搭建完成后,铭铭将小汽车和房子一起摆到建构垫上,小汽车在中间,房子在两边。铭铭再次提议说:“我们来搭一个草坪吧!”两人拿来绿色方块积木,将草坪按在房子前面,并与萌萌一起讨论草坪上的泥土、树怎么做。几分钟后,讨论未有结果,两人依然快乐地来告诉老师她们的作品完成了。
六、教师反思及支持策略
1.铭铭是一个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都较好的孩子,在班级表现活
泼开朗,在集体中有一定的号召力,游戏中具有一定领导力。在搭建小汽车和房子的过程中,发现铭铭对于数概念和图形规律的掌握很好,反映了其具有良好的的数学学习能力。
2.铭铭提出的四轮小汽车的搭建计划,对大班幼儿来说目标较容易,并有
萌萌小朋友的协助,因此,在搭建的过程中,基本不需要老师提供帮助,遇到问题时,她们也能很快进行自我调整,反映了其个性稳定,社会交往能力发展较好。
3.整个搭建过程中,教师一直在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并及时捕捉到
了游戏中被孩子自行忽略及放弃的困难。对此,在进行游戏评价总结时,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并引导她们主动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
游戏难题:三节车厢怎么与车尾连接?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车厢与车尾的结构特点,并提醒他们在建构材料中寻找适宜的材料,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积极解决问题。最后师幼一致认为,用一根细绳子穿过车尾的一个小洞,再连上车厢,货车就能完成了。当幼儿再次到材料区找绳子时,发现并没有。教师便提醒幼儿回班后及时将材料建议汇报给当班教师,幼儿愉快应允。
搭建的比例问题:汽车比房子大,合理吗?
对于大班幼儿,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比例已有一定的认识,然后在搭建成品中,幼儿搭建的汽车比小房子还要大。因此,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尝试自主解决。幼儿很快便运用纸板砖积木完成了房子的搭建,且造型新颖,比例适宜。
此次建构游戏活动是幼儿日常游戏中的真实场景,未进行有目的、有导向
的拍摄。真正做到了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幼儿主动参与游戏与学习的过程。通过对本次建构游戏的观察与分析,教师既对幼儿当下的建构水平有了一定了解,还通过游戏中的支持,游戏结束后的评价,促进了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提高,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对游戏化课程的指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