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推荐一份“345计划表”,分为:3个阶段、4点建议、5个重点,在此分享给大家。
一、3个阶段
根据孩子的心理变化规律,我们也可以把孩子的暑假分为三个阶段:
1 “散养阶段”:暑假开始的前一两周(10-15天)。刚刚结束一学期紧张的学习和考试,孩子的身心状态比较疲劳,亟需一段时间去休整和恢复。这个时候的暑期安排,以放松为主,可以带孩子去游乐场、去旅行,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可以让他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小住几日,多陪陪老人的同时,也能换个环境全身心的放松一下。只有让孩子把积攒了一个学期的压力释放出来,孩子才能以空杯待续的状态,身心愉悦地进入下一阶段。
2 “圈养阶段”:暑假中期。这是整个暑假最大段的时间,是孩子身心状态最好的阶段,也是孩子查漏补缺的最好时机。这段时间,我们可以以学习为主、放松为辅,劳逸结合地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并且监督孩子认真执行。
3 “收心阶段”:暑假后期。开学前的半个月,已经开始进入孩子的收心阶段。这段时间主要帮助孩子克服“假期综合症”,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和心态,让孩子回归到上学时的状态。同时,别忘了检查孩子的作业,带领孩子提前预习新知识,帮助孩子信心满满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二、4点建议
很多学生对暑假既充满期待、又伴随焦虑。怎样度过一个充实而富有意义的暑假呢?在此有四点建议:
1 是激发动机,主动学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问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初三目标是什么?综合思考暑期在学习、兴趣方面要做好哪些事情,充分利用内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 是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想要达成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暑期计划,计划要综合考虑专业方向、课程目标、拓展学习、阅读计划、体育锻炼、休息娱乐等。严格执行计划,当一天结束时,你会获得充实感和对时间的掌控感。
3是觉察情绪,及时调整。暑期长期居家,你有可能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运动、和家人或好朋友倾诉、旅游、听音乐等方式调整。如果长时间不能调整,可以拨打陶老师心理公益热线025-96111等。
4 合理上网,避免沉迷。网络提供了多样的娱乐方式和内容,但沉迷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学习和生活。用兴趣爱好、体育锻炼、线下交往等替代网络,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必要时主动请家长监督。
三、5个重点
有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盲目地给孩子安排一堆暑期任务,孩子很难坚持,暑假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想要利用好假期时间,让孩子既能得到休息和调整,又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成长,不如抓住这5个重点。
1 让孩子独立制定一套学习计划
一位把女儿送进英国剑桥大学的爸爸,每个假期都鼓励女儿自己独立制定学习计划。爸爸觉得:
“父母制定的计划,孩子未必会接受。
只有孩子自己思考、制定出来的“学习计划”,才更容易执行,才能更高效地引领着、督促着孩子一步步向前走。”
的确如此,目标引导行动。当孩子有了自己想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有强大的内驱力。
2 重点发展一项兴趣爱好。
我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止是因为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是开心的、快乐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的想象力、创造力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专注、认真、坚持不懈、意志品质也能够得到有益的锻炼。
然而,我们很多孩子说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不妨趁着假期让孩子发展一项兴趣爱好,比如围棋、跳舞、羽毛球等等,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大有益处。
3 让孩子感受挣钱的艰辛.
中职生习惯父母包揽生活事宜,找父母拿钱花费,不知钱的艰辛,更体会不到劳动的价值、努力的意义。暑假就是一个好机会,可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兼职活动或创业体验活动,体验自我成长与激励。
让孩子亲身感受挣钱的艰难,他们才能更懂得劳动的价值,理解父母的辛苦与读书的意义。
4. 策划一次全家旅行(或家庭活动)。
孩子的成长是在父母的一次次放手中完成的。一次全家旅行就是锻炼孩子最好的机会,孩子可以在一次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变得更加独立而自信。
5 学会一项生活技能。
演讲家徐望华老师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缺乏独立生存和自理自立能力,缺乏生存困境的磨砺,就很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我们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趁着暑假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比如洗菜、做饭、烧水、洗衣、修理电器等,才会让孩子真正学会“自食其力”,未来少一些牵挂和担忧。
生长在非洲戈壁滩上的依米花,大多时候都像一株草一样默默无闻。神奇的是,它会在某个清晨绽放出无比美丽的花朵。每朵花有四五片花瓣,每片花瓣一种颜色,无比娇艳,无比绚丽。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依米花在开花之前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再一点一滴地积累养分,在第六年春,缤纷绽放。一朵花的大放异彩,尚且需要一段不动声色的努力。而一个孩子的成长和优秀,则更需要点点滴滴的汗水浇灌。利用好假期时光,是对孩子最好的助力。
古语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暑假适当放松无可厚非,但是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确是永恒的主题。愿你能通过行动拥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暑假生活。
摘自:南京东南实验学校(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杨喜庆、微信公众号男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