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表在《姜堰日报 教育周刊》2022年04月26日
爱与恨汇成浩荡星河。而今的大千世界,你我应理性追星。
何为“星”?吾以为“星”非浓墨重彩、吃穿奢淫的艺人,而应为万众所景仰,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一守就是一辈子,且凭心中景仰,对职业的眷守者。
何谓“追星”,或曰:“竭尽物力、财力之所奉。”“为心中的明星奉上自己的青春热血,不惜一切代价打赏钱财,奉上鲜花。明星所到之处安装摄像头,一路跟踪,只为表达对其的浓浓爱意与仰慕之心。”此乃,非也。吾以为,今,青年应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念,努力学习偶像敬业爱业的优秀品质。
毛泽东有云:“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取经是一万年都有取的,你取我的经,我取你的经,不能搞绝对化。所谓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是形而上学。”从漫漫华夏之路可纵观,如果只是盲从苏联的社会主义,没有中国特有的元素,只怕是缘木求鱼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要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寄予青年厚望。这样看来,我们可以追星,国人提倡追星。但“星”一定是散发着独特光辉的那一颗:是三束稻穗,是赛场上的飞人,是铿锵玫瑰扣响宇宙的大门……浩荡星河,群星闪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文化潮流,我们应擦亮双眸,看透明星。
吾所望“饭圈文化”,有不少狂热粉丝为偶像疯狂打“call”,甘做“挡箭牌”“键盘侠”,甚至通过人身攻击,也要让自己的“idol”占上风。粉丝对偶像的迷恋须谨记“做事有度”。
培养良好的粉丝观,从心底对明星产生敬意。“生之价值与高贵永在书写崭新的历史。”“星”岂是哪些崇洋媚外、有辱国之雄风的“小鲜肉”?追星固然值得提倡,但此星非彼星,明星即为传遍正能量,弘扬中国文化的仁人志士、有志青年。
真善美点燃灿烁星河,你我应追星。黼蔀黻纪,心中应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