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频道 -- 二实小教育集团 - 校园新闻
淮海小学校长任期履职报告
2025-05-23 11:17:39

泰州市姜堰区中小学幼儿园

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

 

校长任期履职报告

 

 

 

 

 

 

 

 

 

学校名称: 泰州市姜堰区淮海小学(公章)

 

 

 

 

 

 

 

 

 

 

守正创新善作为

——在纵深推进“活力教育”中贡献“淮海力量”

“活力教育”领航定向,淮海小学积极策应,在成长文化、水文化的引领下,以我为首的淮海人抱团发展,以提高育人质量为主线,以睿智之魂、勤勉之态做好育人之事,不断提振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现将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本人任职履历:

2004.08-2006.07 俞垛中心小学副校长

2006.08-2010.07 叶甸中心小学校长、书记

2010.08-2012.08 俞垛学校校长、书记

2012.09-2018.08 俞垛中心小学校长、书记

2018.09-2022.08 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

2022.08-2024.07  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淮海校区校长

2024.08-现在     罗塘小学教育集团书记、集团副校长、罗塘小学书记、副校长

一、以校本文化为底蕴,日益放大品牌效应。

学校以成长文化为统领,以“幸福淮海、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博容、远志”为校训,以“上善若水”为校风;以“静水流深”为教风;以“水到渠成”为学风,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以水启能,依水养德、依水育人,着力建设独树一帜的精神、物质、制度、课程等本土“成长文化”和“水文化”。2024年秋,学校优化发展,提出学校成长文化的实践路径是“博学约礼”,学校以此为导向,不断打造本土特色文化。

环境打造舒心雅致。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校园墙面文化和文化标识符号,从民族园、国旗林、体验场,到读书吧、心愿树等十大教育场景的打造;从形象代言人水润娃、水灵娃的设计,到成真瀑、长善桥、至美亭的环境濡染,学校精心打造的校园水文化风景,处处彰显温雅、典雅、高雅,灵活、灵动、灵秀的学校文化!

科学教育远近闻名。学校建成全区规模最大的科技场馆,旨为学生带来科学饕餮盛宴;学校成立科学实验研究小组,分年级打造100+贴近生活的趣味小实验项目。学校开设趣味实验室4个,每月更新实验项目,面向不同年级开设趣味实验课程。学校建好一批重在实践的科创社团:创客社团、科创社团、“航模”社团和“海模”社团等‌。学校秉承“智慧引领创新,实验成就未来”的理念,针对省实验能力大赛活动,通过跨学科合作和项目驱动的方式,梯队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以及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校园科技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10月,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现场展示案例名单公示,小学段科学优秀案例江苏省共2个上榜,淮海小学位列其中。两年来,我校师生在省市区级科技比赛中获奖30余次,中新社、中青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教育频道、江苏教育发布、江苏教育报以及泰州市级媒体等十多家记者涌入淮海小学,对学校科学教育进行了专题采访;人民教育公众号、江苏省教育厅网站、《江苏教育参考》杂志等各级媒体对我校科技教育进行宣传报道,充分肯定了我校在科学教育上取得的实践成效。

课程开发成果频出。校区精心探研水文化系列课程: “淮海梦”英语戏剧课程、“淮海风”足球课程、“淮海谣”文学课程、“淮海情”艺术课程等,力求体系化、结构化,让水文化课程发挥其最大育人功能。其中,英语戏剧课程的孩子们曾获泰州市英语情景剧一等奖第一名,足球课程的孩子们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冠军在全国首届“童声里的中国·成长的歌谣”创作大赛中,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全国仅20家),获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视频奖,孩子们创作的童谣获省市级优秀童谣奖。

特色活动丰富多彩。校区凝聚智慧,设计出淮海水文化的代言人“水润娃”“水灵娃”,以色彩明快、活泼可爱、热情亲切的形态呈现在校园内。为树立校园文化品牌形象,挖掘娃娃的教育价值,校区开展首届校园文化节等活动。校区还常态化开展“菊花节”、“数学节”、“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

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金奖)、江苏省节水型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泰州市素质教育“5+2”工程先进学校、泰州市教育国际化先进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泰州市党建工作示范校、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市法治校园、泰州市教师交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单位、姜堰区优秀少先队集体、姜堰区教科研先进学校等。

二、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打造硬核组织堡垒

健全党内制度提高生活质量。淮海支部支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和“两学一做”教育,通过上党课,增强党性意识;为每一位党员征订党史学习书籍,指定学习计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以规范的制度管理,促进提高党内生活质量。2024年年度开展了10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小组会议每月1次,党员大会每个季度一次,民主生活组织会2次。

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与教育。在保证党的常规工作正常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组织意识教育,加强对党员经常性的教育工作,提高党员素质,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2021年度我校党总支被市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守净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领导班子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每学期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三大一重”事项均通过党支部委员会研究。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倡导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 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严禁教师私自办班收费和组织有偿家教,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三、以高质量为追求,教育教学狠抓不懈

学校以“质量为先、为重”的教育观念为指引,量体裁衣为学校匠心打造“六大行动”:即“教学质量提升行动”、“ 学生习惯培养行动”、“ 成长书院建设行动”、“ 特色课程开发行动”、“ 学校文化构建行动”、“ 集团办学优化行动”,为推动学校良性发展绘制有特色有抓手的高质量蓝图。

推进年级负责制。优化学校管理结构,每位校长分别挂钩相应年级,以分管年级校长为龙头,开展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年级校长随堂听课、参与年级课间管理、检查教师备课、巡查学生行为习惯。充分体现学校分级管理、分层负责的管理特色,充分发挥年级部在教学、管理、育人方面的作用,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落实“三巡”常态化。质量的着力点在动态管理上,全体管理人员挂钩到年级组、教研组,坚持“三巡”(巡岗、巡课、巡操)。从学生到校、教师到岗、早读情况、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安全卫生、学生就餐、教师午值、课间秩序、教学常规、阳光体育、延迟服务等方面深入、细致巡查。学校定时、定点、定人开展巡查活动,巡查人员直面问题,并在学校群里指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将管理走向深处,落在实处。

聚焦课堂提质量。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上,校长、中层干部沉入课堂,管控所有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上好每一节课”。执行听随堂课制度,加强课堂巡视的力度,并作好巡视记录。校长每听一堂课,在学校群里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听课感言,把脉课堂,极大的推动了学校“学为中心”的课堂实践。研究对课堂纪律差、控课能力较弱的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和跟踪督促。校区提出发教师展路径,学习为重,集体备课为基,教研课为径,要求教师加强自主学习,增强自身本领,磨炼自我教艺。书记、校长既是学校航船的舵手,又是学校的首席教师,做到投身于教学一线,亲自带班,下沉课堂。在校长、书记的带领下,学校施行了一节课两人上的特色教学模式:一是边学边上,前半节课师傅上,后半节课徒弟上;二是先学后上,徒弟先听课,再在本班上;三是先说后上,针对跟岗教师,要求先说课,后上课的方式。师傅和跟岗老师说教情、学情,说班级管理。引领跟岗教师与学生谈话并做记录。书记、校长示范课活动既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又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

精雕细琢抓管理。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学常规管理条例,明确常规要求。开学初集中组织学习,对各个条例进行学习、消化,明确本学科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测试评价与质量分析、教研组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多渠道加强对常规工作的执行和检查,力求在规范中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多次检查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情况,教师备课、听课笔记。落实对作业本布置和批阅的检查。明确作业检查项目和统一要求,每个月抽查考核了解各任课教师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对个别问题和教师交换了意见。组织好素养测试,语数英每周进行一次素养测试,综合学科每两周进行一次素养测试进行质量分析,找相关任课老师谈话,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查摆每个年级薄弱班级、薄弱学科、薄弱学生,常态跟踪管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人才强队伍。实施青年教师分层培养计划,分三个层次:跟岗教师、新上岗教师、种子教师。层次一,跟岗教师的培养计划:跟岗教师没有教学经验,学校指导他们进行学科著作的阅读,并定时、定量、定内容,师傅教会徒弟阅读学习吸纳教学方法,指导徒弟备好课,从理论经验到实干措施,不断内化、同化,不断反思、总结,最后到上高质量的课,同时学校会加强跟岗教师管理,每月召开一次“学中教、教中学”研讨活动,在推动其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层次二,新上岗教师培养计划:组织“青蓝工程”徒弟“M-IT”新课堂赛课,为青年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层次三,种子教师的培养计划:制定校级种子、骨干教师评选方案,评选校级教学种子教师,认真组织实施种子教师培训计划,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在线学习、讲座、工作坊等。同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培训计划。

精品阅读显精彩。 每班一个鲜活的图书角,藏书量不得少于100本,让图书在学生手中流转起来。每天午餐后安排40分钟为学生自主阅读时间,教师还要建议家长每天要有亲子共读时光。常态推进整本书阅读活动,强势推进“班级悦读”、“年级共读”、“跨年级享读”的“三级”共振阅读局面。2024年秋学期,五六年级整本书阅读围绕书籍《城南旧事》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共为六期。2025年春学期我们共读《水浒》,阅读活动正在进行中。2025年3月学校承办了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暨“大阅读”观摩研讨活动,淮海学生们分年级段场景式展示寒假整本书阅读成果。

四、以教科研为引擎,发展内涵不断丰厚

1.“小水滴”成长书院助力教师成长

“小水滴”成长书院的启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与交流平台。57 名老师积极线上报名加入,他们在这里读经典、学导师思想、分享成长经历、探讨班级管理、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教师们不断拓宽知识边界,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在书院的滋养下,教师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教学实践也更加有章可循,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2.“学为中心”课堂教研活动扎实开展

学校组织了语数英学科的“学为中心”课堂教研活动,所有青年教师上教研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学校按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组织观摩研讨活动。2024秋学期,全校语文教师共上 45 节教研课,数学教师上 36 节,英语教师上 26 节。教师们精心备课,将“学为中心”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实践应用。在教研课上,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效果显著提升。通过这一轮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专家引领助力教师专业提升

学校开展与“特级教师同台上课”系列活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何夏寿更是莅临我校指导,并与我校黄俊芹老师同台上课,为教师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课堂教学示范。专家们的精准点拨,让教师们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引导等方面受益匪浅,专业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第十二届“三水杯”沪苏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城区小学语文、数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课堂观摩活动。2024年12月,我校6人小组远赴徐州沛县,参加了泰州姜堰——徐州沛县“阅读与鉴赏”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涉及小学语文和英语两门学科,分别在沛县文景学校和歌风小学举行,我校带去了2节课和4个讲座。泰州市教育界专家的大力支持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泰州学院刘来山教授亲临我校,为教师们带来前沿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帮助教师们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

4.平台赋能促进教师协同发展

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促成省市区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通过这一平台,教师们得以与各地名师深入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联合教研中,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难题、观摩优质课例,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这种跨区域、跨学校的教研合作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王玮老师在2024年泰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课评选活动中,执教《月迹》,荣获一等奖;圣帅敏老师在泰州市小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比赛中也摘得桂冠,还在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江苏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展示活动中,《小学足球个性化教学策略》教学案例荣获优秀课例;石然然老师在泰州市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江苏省重点课题《基于 VAK 学习风格的理论的“读者剧场”特色课程开发研究》成功结题,在终期评估中获评“优秀”。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公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研究成果获奖名录”,陈冬梅获评省“阅读学习成才女职工”。李梦影获评“泰州教育大阅读·乐学领读者”。徐霞、圣帅敏被评为泰州市“凤城英才计划”第六期“311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五、以幸福感为目标,学生成长清晰可见

以常规为抓手。从行为训练入手,从小处着手,持之以恒、抓好抓实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每周进行一次文明班级评比,结合童谣传唱,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开展特色活动。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六一关爱周”活动、“学习党的二十大 争当文明有礼的淮海娃”文明礼仪宣传月活动、“学习党的二十大 共筑强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潜心育人。推进家校共育。

建立 “三结合”教育阵地,合力育人。学校成立了校级、组级、班级 “三级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组织”,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每天都有家长义工进行安全引导、秩序维持,也促使“家校共育”活动常规化、系列化,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认真扎实的开展了暑期社区辅导站工作:成立暑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做到有计划、有载体、有效果、有亮点。校外辅导站的辅导员大多是我校的党员教师,他们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也是教学一线的精英,他们用热心和爱心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连续几年,校区大队部荣获泰州市少先队先进工作集体。学校“新父母学校”赋能全民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品牌经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建设项目。

六、以生命健康为底线,和谐校园社会放心

根据新形势,完善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体制,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形成齐抓共管校园安全的体系,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将各类事件100%处理完毕,受到社会广泛点赞。2020年学校被评为泰州市安全教育先进学校。

七、刀刃向内正视不足,守望愿景砥砺前行

不足:一是生源参差不齐。我们承认淮海小学生源与其他校区相比客观上确实存在差异,但是,我们潜意识里绝不能以此为借口,而不作为。新教育实验有两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

二是师资素质不平衡。我校跟岗教师多,老教师多,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听、评课)热情还不高,教研课完成率低,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不够,教育教学校本的研讨还需进一步深化。同时,我们在“三巡”时发现,个别教师工作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早退。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将教学的责任推卸给学生,严肃地讲,是要被问责的!我们将在加大管控力度和密度。

建议: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特色项目需要特色教师的支撑,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及其深造需要教育局和政府的继续支持。

志之所趋,善作善为。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淮海人上下同心,用行动构筑育人高地,用智慧擦亮学校品牌、构建高品质校园,为“活力教育”贡献应有的力量!

发布:jyl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