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炫美好 回归本真  

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幼儿园2024年度工作总结

时光有痕,向暖而行,循着光阴的脚步,我们携手度过2024。回首耕耘路,我们厚积“爱·”文化内涵,建设园本特色课程,历练“四有”好教师团队,助力儿童蓬勃生长……在追炫美好中回归教育本真,走进发展的新天地。

一、回归教育本真 发现身边美好

党建是引领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提高管理质量的首要工作。本年度,我园以一个个的党建活动为抓手,在凝心聚力中如琢如磨、涵养德行,奉献爱的滋润,实施乐的教育。

1.提高政治站位。政治站位的提高,首先源于对党的忠诚与信仰。由此,我园开展了“汲取信仰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等十多个主题党日活动,加强教师的党性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开展了“百校千师访万家  党建引领高质量”“情系帮扶群体  奉献诚挚爱心”等活动,在虔诚服务中传递爱心,弘扬正气,让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在实处。

2.注重修身立德。修身养德是教师们的终身课题,我园开展了“榜样的力量”“身边的感动”“廉洁从教 从我做起”等学习、反思与实践活动,用一个个行动诠释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让教师们廉洁奉公、坚守底线,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以高尚品德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3.发现身边美好。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运用已势在必行。我园充分展现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的传播魅力,定期发布园所动态、精彩课程、营养美食、知识科普等内容;开展教师小视频制作培训,提高视频拍摄质量,鼓励教师多观察、多捕捉,用镜头记录幼儿在园的趣味瞬间、游戏生活记录教师的教学艺术、师表事迹,以生动形象的传播方式扩大园所的教育影响力,展现身边的美好。持续多样的宣传让幼儿园在家长心中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了园所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获得更多家长信任与青睐。

二、回归教师专业 直面真实问题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强教首先必须强师。为此,我园以问题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反思与研修活动,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 问题导向 研修推进

本年度,我园继续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若干个研究团队,大家一起寻找问题,围绕问题展开专题教研,从顶层提供专业的支持,在交流讨论与智慧分享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创设心理环境 呵护师幼健康》(该教研活动被评为区十大优秀教育案例)等。我们还以高质量师幼互动为核心,围绕儿童视角、个体发展、情感交流等互动理念,以线下集中研讨、线上网络研修、园本多边联动等研修形式,帮助教师构建符合幼儿需求的互动方式,从教育理论研修、游戏现场研修、环境观摩研修、家园共育研修、名师工作室研修、好教师团队研修等方面展开自我评估,适时优化调整,让教师在研修的浪潮携手向前。所以,在研修的过程中教师们人人卷入、人人发言、人人思考,通过观察记录分享、教育故事呈现、幼儿作品分析、个案追踪观察、周日计划反思等研修活动,发现亮点和不足,剖析原因与对策,不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让教师在成长的路上信心满满、成绩斐然。本年度,我园的徐捷老师荣获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是泰州市唯一,宋小静老师也荣幸地被评为“泰州市优秀班主任”,戴雪梅等三十几位老师的课程故事在区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课程建设 动态生长

在推进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中,我园通过创设积极、支持性的情感教育环境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调适能力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认同感;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建设活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探索机会和思考空间,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建设基于园本实际的高质量课程,如:淮海园区的“一条大河”系列课程,迎宾园区的“一根甘蔗”系列课程,陈庄园区的《早教进社区》系列课程,还有班本课程《甜甜的桂花蜜》《呀,山芋》《制作南瓜饼》等等,伴随着课程建设风生水起,课程评价也不断推进,多元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其中包括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幼儿自评和互评、家长的综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的科学运用,为课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让师幼在课程的动态生长中吮吸力量、拔节向上。

3.课题研究 扶摇直上

人人有课题,个个在研究,这在我园已然成为一种时尚。本年度,我园举行了“科研同行,聚势赋能”等课题研讨培训活动,科学规范课题研究中要点、重点,如:怎样进行“核心概念界定”,如撰写“文献综述”等,进一步夯实教师的研究基本功;进行了泰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立项课题《种植活动中有效提高幼儿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教育公平视角下集团幼儿园课程资源共享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式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三个课题的中期评估,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申报的泰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立项课题《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户外探究性环境园本建设研究》和江苏省教研课题《“四位一体”:幼小科学衔接教育生态圈优化的实践研究》也顺利开题。课题研究在稳步推进中,“现实性、前瞻性、系统性”的研究活动层出不穷,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田地里修炼专业“内力”,凝聚智慧“合力”,形成科研“引力”,实幼——也被泰州市教育局评为“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

三、回归孩子生活  满足发展需求

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就是要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孩子的“学”,要让教育真正回归生活,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本年度,我园从环境创设着手,从安全细节抓起,在家园携手合作中,打造了爱意浓浓且兴趣盎然的成长天地。

1.为孩子发展创设适宜的环境。我园以环境创设为切入点,让环境与课程有机融合,鼓励孩子与周围环境没有进行有效联结,进而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如:淮海园区的教师们追寻孩子们的兴趣,和孩子一起因园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自然资源,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一条大河》为主题,攫取黄河两岸的名景、民俗,以“美丽的草原 我的家”“延安 我把你寻”“登鹳雀楼”“少林 少林”“清明上河图”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活动,让孩子们玩玩黄河边的游戏,唱唱黄河边的歌谣,讲讲黄河边的故事,进而了解历史、开阔视野、体验生活、丰腴生命。

我园的每个园区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设了十大教育场景,迎宾园区的“时光展览馆开馆啦”,陈庄园区的“体能派对开始了”等,每个环境都是师幼共同创设,都能引发儿童亲近自然、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学习、收获、成长。

2.为孩子生活撑起安全的天空。幼儿园食堂提供着孩子们成长所需的营养与能量,责任重于泰山。我园从食材的采购源头严格把关,从每日清晨对送达的食材进行细致检查,确保新鲜、无农药残留、无变质;在食谱制定上,充分考虑孩子们的营养需求与口味偏好,遵循科学营养搭配原则,每周安排丰富多样的菜品,让孩子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摄入均衡的营养;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严格要求食堂工作人员遵守卫生规范与操作流程,在食材清洗、切配、烹饪、留样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与监督;我园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与技能考核,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本年度,教育局、市场管理局与卫生部门多次联合对我园食堂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检查,对食堂事无巨细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表扬。

为了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我园进一步明确了园长、教师、保育员以及后勤人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各类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了防溺水、防拐、防走失、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等演练与讲座活动,如邀请法制副校长进校园进行“预防欺凌及防暴”宣讲、进行教师安全素养大培训等,提升师生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安全设施的投入,包括安装监控摄像头、增设消防器材、改造消火栓、改善食堂设施等,为安全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安全信息反馈机制,通过设置意见箱、定期召开家长会和教师会议,鼓励师幼和家长积极提供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安全工作周全、周密。

3.为孩子成长架起家园的桥梁

本年度,我园成功地组织并召开了“携手共育 静待花开”校家社共同发展委员会会议、“与你一起 等一朵花开”新生家长见面会、“携手共育 尽“膳”尽美 ”膳食委员会会议等,请家长深入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参与幼儿园的重要决策,实现家园携手同行;开展了8期“萌娃同趣,快乐绽放”“‘心’相遇 ‘童‘成长”等公益早教进社区活动,将有趣的早教游戏带入社区、深入家庭,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开展了“从此,我们是特别的一家人”全面性家访活动,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多向互动与交流……系列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了校家社三方的合作机制,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了保教质量的再提升。

回眸2024,感动与初心辉映,坚守与创新同行。展望2025,使命与责任在肩,希望与信念召唤。追梦的路上,我们实幼人将策马奔腾、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