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数学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学为中心”的课堂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月21日下午,姜堰区小学数学思维品质提升课程与教学第一次研讨活动在南苑小学校区举行。
社团展示 分层教学
来自全区各学校分管数学副校长,一至六年级校级社团、走班社团的教师深入南苑小学校区各年级,观摩三级社团的走班课堂教学。
在优学社团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身心投入主题式逻辑思维探究活动。他们根据不同主题,在独立思考、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汇报、评价反馈中感受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数学思维品质。
走班社团,学生借助教师精心设计的三单学案,开展主题式奥数思维研学活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预学思考初步构建知识框架,在小组共学中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同伴互助将知识内化于心。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价值。
班本社团的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编写了基础性学案,帮助孩子们在原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跳一跳”,轻松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研讨交流 经验共享
各年级三级社团教学活动展示结束后,参会教师齐聚树心楼报告厅,共同研讨当前数学思维品质提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与“感”。
南苑小学校区丁蓓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娓娓道来与低年级学生一起探索数学世界奥秘的体验,深情分享学生数学思维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喜悦。
南苑小学校区丁吉林主任介绍了学校结合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特点,通过个人志愿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优学社团、走班社团、班本社团的做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还实行了升降层制度,阶段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进行调整,并通过积分制、奖励制等方式激励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凤凰园小学翟红梅副校长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阐述了当前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与社团实施的困惑,并从儿童的立场分析了三级思维品质提升社团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坚定了未来课程实施的方向。同时,她也提出了三级社团学生分层选拔的指标和依据问题。
罗塘小学王文静、钱颖老师分享了在逻辑思维教学方面的优秀方法和成功经验。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南校区李晶副校长介绍了学校在优学社团建设与实施中的具体做法。
东桥小学教育集团巴黎城校区陈刚副校长交流了走班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总结提升 展望未来
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刘秀凤主任对南苑小学校区在数学思维品质提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具体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她指出,为满足所有学生对数学思维品质提升的需求,各学校应明确三级社团课程内容——优学社团(逻辑思维)、走班社团(奥数思维)、班本社团(班级辅导)。各校应结合校情、班情、学情,科学、合理、错峰进行三级社团走班教学,建立有效的社团活动考查机制,确保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和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