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根基 创新发展塑品牌
——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东板桥校区2025年春学期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2025年是东桥小学建校110周年,也是姜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化之年。我校将以区教育局申局长开学工作讲话精神和区教育局2025年工作计划为指引,紧扣集团“擦亮‘东桥好教育’品牌”总目标,积极落实“让美好看得见”文化愿景,围绕“融合党建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活力教育提质、教学质量增效”四大核心任务,立足校区实际,强化特色建设,着力推动学校高质量高品质发展。现制定东板桥校区2025年春学期工作思路如下:
二、重点工作
(一)深化“融合党建”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目标:以“融合党建”为统领,深入推进“党建+”管理机制,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争创优秀党建品牌项目。
具体措施:
1.优化“党建+”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细化支委会、校务会议事规则,明确重大事项决策流程,确保党组织在教育教学、人事管理、财务运行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深入推进“党建+”管理机制。二是开展“管理干部能力提升月”活动,每月组织一次“扁平化管理案例研讨”,邀请集团内优秀管理者分享经验,重点解决校区在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家校沟通中的难点问题。三是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积极发挥党员教师“网格小组”作用和效能,鼓励党员教师主动认领一个班级或教研组作为责任区,负责指导班级文化建设、协助处理突发事件、强化教研服务指导,每学期末组织评议,评选“优秀党员教师”。
2.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升级版
一是进一步完善“家校共育委员会”,吸纳家长代表、社区工作者、企业负责人参与,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商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议题。二是实施“家长进课堂”2.0计划,开设“职业启蒙”“非遗传承”“安全实训”三大主题课程,每学期邀请家长主讲不少于10课时,并录制“家长微课”资源库供全校共享。三是持续推进党员教师进社区,开展学校、社区共建共育活动。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成效,为本学期学校“校家社协同育人”省级品格提升工程中期成果验收做好充分准备。
3.强化廉洁校园建设
一是修订完善新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职称及岗位晋升方案》和《东板桥校区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将“违规推荐教辅材料”“变相体罚”“吃相难看”等师德失范纳入清单,每学期开展两次师德师风专项督查,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二是实施“阳光食堂”工程,做好“暖胃”工程,每月组织家长代表参与食材验收和菜单制定,落实校长、家长陪餐制度,确保食品安全零投诉。三是开展“清风润童心”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创作廉洁主题手抄报、漫画,评选“廉洁小卫士”,并进行优秀作品集中展示。
(二)聚焦教师专业发展,锻造卓越师资队伍
目标:构建“分层培养、精准赋能、成果导向”的教师发展体系,力争区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能手数量有所递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具体措施:
1.完善“自主点单·积分进阶”培养机制
一是优化教师成长课程菜单,增设“珠心算教学策略”“跨学科主题设计”“AI数智赋能”三类校本选修课,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10学时学习并提交实践案例。二是推行“青蓝工程2.0”,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开设1节示范课、指导2次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每月提交1份教学反思,学期末组织“师徒结对成果展评”。三是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动态记录教师参赛获奖、论文发表、学生评价等数据,作为职称评聘、岗位晋级的重要依据。
2.强化教科研实效性
一是聚焦“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成立专项研究组,开发“基础+拓展+实践”分层作业模板,学期内完成《东板桥校区分层作业设计指南》编制。二是深化“珠心算”特色研究,开发《珠心算与数学思维融合》校本课程,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省级珠心算教学竞赛,东板桥校区的“珠心算”社团课程、“珠心算”博物馆建设课程、数学实验室建设课程要将作为重点打造项目一并纳入数学优学社团。三是实施“微课题攻坚行动”,要坚持“早会商,晚复盘”制度,要把微课题研究扎根在课堂上,聚焦在实效处,围绕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实际问题,每位教师至少参与1项校级微课题研究,学期末评选“十佳微课题成果”。
3.拓宽教师成长平台
一是精心组织“银杏论坛”活动。依托每周一的教师学习会,认真谋划组织读书交流、班级管理故事分享和专业成长叙事,发挥“银杏论坛”的交流分享、互动碰撞功效。二是适时成立项目集训团队。为让全校师生在各级各类赛事和项目申报中斩获佳绩,学校将成立囊括特邀专家、分管校长、骨干教师等成员的指导专家团队,进行封闭式集训与管理,以期帮助更多的师生能挑战更高的平台。三是正常邀请教育科研专家把脉问诊。借助集团学术研讨会平台,邀请专家点对点对学校重点课题和内涵发展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论证、指导,使教师的研究更有方向,更有支撑。创造条件,抓住机会,积极申报教育教学成果奖。四是组织“教学技能大比武”,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级以上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评比等竞赛活动,迎来“高光时刻”。五是深入开展教师“过六关”活动,组织教师参加集团银杏学苑解题和命题过关赛以及作业设计过关赛,积极策应教育转型,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让教师成长更有抓手。
(三)深耕活力教育实践,培育五育融合新生态
目标:以“文化浸润、科技赋能、实践育人”为主线,争创五育并举特色学校。
具体措施:
1.推进大阅读工程提质增效
一是构建“1+X”阅读课程体系,“1”为语文教材拓展阅读,“X”包括“银杏文化阅读”“通扬河历史阅读”“科技前沿阅读”三类主题,充分准备,积极承办五月份区级小学语文整本书教学暨“大阅读”观摩研讨活动,争取多出成果,扩大影响。二是继续开展“作家进校园”活动,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开设创作讲座,提升师生阅读素养。三是组建项目团队,积极备战区首届小学生“经典讲书人”竞赛活动和区第十一届小学英语师生课本剧展评、泰州市小学生英语情景剧大赛活动,争创佳绩。四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教师博文大赛,让更多教师脱颖而出。
2.打造科技创新教育品牌
一是升级“东桥少年科学院”,将课后服务和丰富多元的社团建设有机融合,丰富社团建设内容,拓宽社团学习时空。用好相关资源,加强与泰州科技馆的交流与合作,吸引众多学生参与机器人、无人机、C++编程等科技社团,让更多学生在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大奖。三是举办“校园创客节”,设置“创意发明”“科学实验秀”等展区,评选“十佳小创客”。四是重视优学社团建设,注重拔尖人才贯通培养与训练,力争六年级有更多学生能够跻身姜中“钱学森班”。
3.强化体育美育实践
一是推行“每天运动2小时”计划,不断丰富学生课间及大课间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学生身心素质,要精心组织和选拔,积极参加四月份集团首届春季运动会,争创佳绩。二是要继续做好近视防控和“润心行动”工作,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关爱教育,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关注特殊儿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台账,加强跟踪管理,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深化一校一品特色课程建设,既要巩固学校已有的一校一品特色成果(如书法、合唱等),也要培植新的特色课程(如无人机、编程等),让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四是积极参加区级相关体育赛事活动,如区长杯足球比赛、区级篮球赛、区班级合唱艺术工作坊展评活动等。
(四)夯实教学质量生命线,推动课堂改革纵深发展
目标:全面落实“课均论英雄”要求,确保校区学业质量监测成绩稳居全区前茅。
具体措施:
1.深化“乐学好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以数学学科牵头,全面推行“三单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探索与研究,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月开展1次“三单教学”展示课,学期内形成学科典型案例集。二是实施“课堂观察量表”制度,所有校级干部均须主动任教语数英学科,并下沉年级组,挂靠学科组,深入课堂一线,听课评课,强化跟踪服务指导。要组织骨干教师从“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思维发展度”三个维度参与评课议课,发现问题即时反馈整改。三是正常开展“教学常规月查”,重点检查备课中“三单设计”“分层设计”“教学反思”等,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2.补齐综合学科短板
一是选好“领头雁”,要选优配强学科教研组长和集体备课组长,定期组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质量分析等,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拓展点、命题点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全面提高所有综合学科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和教学水平。二是实施“综合学科提质计划”,每月组织一次跨校区联合教研,围绕实验操作、案例教学等难点开展专题培训,提高综合学科课堂教学水平。三是结合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强化跟踪管理和调控,提高教学质量。
3.优化质量监控体系
一是以学校教导处牵头,加强教学工作月度检查和学习质量过程性监测,及时跟踪了解教师教学动态和教学质量水平,关注薄弱学科、班级及教师,做好服务指导。二是依托“党建+教育教学”优教服务行动,问诊课堂,把脉教学,对作业设计与布置、作业批改与反馈、作业书写与评价,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通过作业监管,倒逼教师主动研究作业设计,倒逼课堂改革真实发生,倒逼减负提质真正实现。
(五)强化安全防范,创建“平安和谐”美好校园
目标:完善“党建+学校安全”管理细则,明细安全管理职责,强化“1530”安全教育和“8+2”安全管理模式,确保师生在校安全,构建“平安校园”。
具体措施:
一是推进“党建+学校安全”管理细则。遵照安全管理党政同责规定,全面梳理、优化学校现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在常态化启动安全管理“1530”模式和安全管理“8+2”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动态闭环管理,探索“安全管理360” 模式,实现“现场零隐患、设备零缺陷、操作零违章”的安全管理目标,确保全学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上好“安全第一课”,及时完成安全平台授课及作业,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应急演练,特别要做好戴头盔、防溺水和交通安全等教育,提升师生安全素养。三是勤俭节约,节水节电,杜绝浪费,切实加强用电安全和消防安全管理, 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2025年春学期,东板桥校区将以建校110周年为契机,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以“拼”的精神、“实”的作风、“创”的劲头,全面落实集团工作部署,勇毅前行,创新发展,为擦亮“东桥好教育”品牌,实现区委提出的“全省领先、人民满意”的教育定位贡献东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