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频道 -- 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 - 校务公开
奋楫争先绘多彩 活力城西春长在
2025-01-27 10:58:36

姜堰区城西学校教育集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对集团发展关键期、办学转型期、生态调整期,以新思路,促新发展,提升管理团队水平,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打造终身难忘的校园场景,让每一个学生熠熠生辉。

一、坚持党建引领,赓续育人初心

集团党总支不断完善“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以组织建设规范提升为契机,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履职尽责,为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一)强化理论学习

集团党总支在党总支书记孙长春的带领下持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各校区校长领学《政治学习活页》、《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开展“吾论‘如何’”专题学习教育等学习研讨活动,加强每位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

(二)完善党课、思政课制度

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党总支书记躬身引领,率先垂范,各校区校长积极履行“一岗双责”,认真上好党课和思政课;其他校级干部积极参与校长“点课”及党员教师示范课活动,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三)深入推进“党建+

开展“百校千师访万家,党建引领高质量”活动,建立健全“校长、书记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体、科任教师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基本实现走访全覆盖,切实提高了家校协同育人质量。与新开集团党建结对,链接国企资源,以多彩多元的主题活动,推动教育教学和企业发展完美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二、落实六育并举,提升育人品位

只有落实六育并举,才能更好地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心育为首,润心启智

首先,学校成立了生命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完成了学生心理筛查,以及预警学生的二轮筛查与高危学生的常态化管理。摸清了五类学生,并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实行一对一关怀帮助。其次,心理健康课程正常开设,2周一次。第三,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并利用信箱及时回应和帮助学生的咨询。第四,定期组织心理委员培训,建立朋辈辅导机制。第五,邀请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开设示范课,指导心理健康兼职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第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集团以各项润心举措引领学生安心学习生活。

(二)德育为基,培根铸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学校始终将德育工作置于首位,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化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一是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研中学,在实践中感受体验。桥头小学校区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去溱湖绿洲“菇菇部落”开展综合实践研学活动。四至六年级学生、城西小学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前往泰州市雏鹰青少年国防教育培训基地研学。城西六年级开展“走进秋天”研学(研秋、捡球、晒秋、写秋)系列活动、八年级在“俞垛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主题实践活动,九年级师生一同到靖江东线第一帆纪念广场研学,在师生心中厚植爱国情怀。二是结合重大节日或者国家重要活动,举行开学典礼,设立不同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活动,如“一二九运动的不朽记忆”“纪念九一八事变”等,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勿忘国耻,兴我家邦。幼儿园部也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带领幼儿感受爱,学会表达爱,利用端午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让家长义工与幼儿一起包粽子其乐融融。三是举行诗词大赛、合唱比赛、作文竞赛、数学竞赛、英语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和竞争观,塑造健康品格。四是开设法治讲座,各校区联合法院或者是属地派出所,邀请专业人士和学生以案说法,增强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意识,培养学生法治素养。

(三)智育提质,精研增慧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集团根据区教育局“4321考策”,优化“差异化教学”,扎实推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更新教学理念。第一,坚定一个中心。教师要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努力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第二,坚守两个基本点。教师要立足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教学力、研究力,有针对性地构建课堂,不可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强调抓好集体备课,同时备课过程中各老师要理清上课思路,要上好有自己的特色的课。第三,坚持三个抓手。教师要以读、思、创为抓手,即抓好大阅读、重视思维进阶、积极培养科创精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丰富差异化教学改革。第一,改革AB班走班教学。A班严控人数(20人以内)学生能力强,进行深度思维训练;B班学生基础薄弱,教师要降低难度,重视基础,多鼓励学生。第二,改革ABC分层作业。集预习、巩固为一体,根据学生差异性,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自信心。第三,改革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明确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引导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通过考核评价,可以激发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教育质量。

三是优化教研体系建设。第一,打造共生圈,构建起共生型教研生态系统,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推动教育相关机构之间协同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第二,建设引智工程,邀请专家展示教学成果,交流经验,激励教师们向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第三,选出标杆教师,营造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体育强身砥砺意志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是开足开齐体育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升,开设了篮球、足球、田径等多项体育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爱上运动,掌握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举行体育赛事,绽放少年活力。一方面,在社团的引领下,举行篮球赛、足球赛、校园吉尼斯挑战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举行校运会,辐射更多学生,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三水初中校区获泰州市大课间评比一等奖,学生参加姜堰区“活力四射亮才华”初中生诗词大赛,八年级获一等奖、七年级获二等奖,参加泰州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中学甲组声乐(合唱)项目特等奖、中学甲组舞蹈项目一等奖、原创节目优秀创造奖,初三女生获2024年泰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团体赛冠军。

美育润心,各美其美

“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各校区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打造优美、整洁、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成为美育的课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是开设艺术课程。学校有音乐、美术等课程,引导学生学习艺术知识,培育审美素养。二是成立多彩社团。如彩塑、皮影、版画等美术类社团,合唱、口风琴、舞蹈、健美操、戏曲社团等音乐类社团,提升审美能力。三是举办校园体艺节。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举行书画展览、阅读成果展示,社团学生艺术作品区级义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桥头小学校区扎染工作坊在泰州市第八届美育改革创新成果艺术实践工作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劳育赋能以劳树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一是开设劳动课程。学校围绕劳动教育自主开发校本化课程,如家政劳动、志愿服务劳动等,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二是开展劳动实践。如除草大作战等绿植养护活动,“七彩田园”劳动实践,让所有城西娃都能参与、体验播种、浇水、施肥、采摘、义卖、蔬菜美食等系列实践活动。三是举行主题活动。一方面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组织学生观影或者讲故事,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社会风尚,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三、强化师资建设筑牢育人根基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师风,赓续教育初心

引导教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第一,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第二,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第三,通过教师节表彰活动评选“出彩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模范”等,树立师德标杆,弘扬高尚师德师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二)完善专业培训,提升综合能力

积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一是将专家请进来。如数学学科,邀请钱德春、石建华主任指导集团数学教学工作,语文学科,邀请教学专家周仕龙、书法名家曹洋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语文教学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分享会,邀请著名作家许冬林与老师们进行作文分享。同时还承办多场教育教学研讨会,如9月27日,承办姜堰区初中英语新教材研讨会;9月30日,承办姜堰区初中数学新教材研讨会;10月10日,承办校长研讨例会;10月29日,承办“姜堰区幼小初衔接贯通培养专题研讨暨10月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11月27日,承办泰州市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12月12日,承办姜堰区“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桥头小学校区承办姜堰区小学科学、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学生实证思维能力培养专题研讨”活动等,让老师们实地学习,接受专家指导。二是带领老师走出去。老师们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下,到其他学校参加各类培训,观摩同行课堂,聆听专家讲座,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三是网络课程学习。老师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江苏教师教育网、泰州智慧生活云等平台,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自身视野。

(三)组织参与竞赛,以赛促进成长

由教科室牵头,组织教师参与各类竞赛,为老师们搭建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肯定大家的成长。如陈鸣老师获得江苏省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依标教学展评大赛一等奖,孟红梅老师获得2024年泰州市初中物理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张明媛老师获得姜堰区物理基本功竞赛第一名,卞赛男老师获得2024年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测试中列初中数学组第一名,金圣贤、张慧老师分别获得省、市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韩梅、韦彬彦老师获得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俞俊伟老师被评为泰州市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先进个人,沐艳老师获姜堰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丁玮老师获姜堰区优秀班主任,石艳萍、丁玮老师获姜堰区优秀教师妈妈,凌玲老师获姜堰区名教师,黄慧明老师获姜堰区教学能手,沐艳老师获泰州市教坛新秀,张帅、张丽华老师获姜堰区教坛新秀等。卢纯老师主持的课题《指向创意实践的乡村小学“草木染”美术课程构建研究》在省级教育规划课题评审中成功立项,陈亚琴校长主持的《素养导向下泰州市中小学体能学练整合重组的实践研究》正在研究,数十个市区级课题立项成功。累累硕果进一步激发大家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

四、提高后勤管理,服务师生成长

一是学校成立后勤服务中心,保障校内日常运行和特殊行事活动的安全有序,为教学和德育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是召开食堂管理专题会,让食堂以“三性”做精食堂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管控责任制,建立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和家长联合验菜制等,做到管理规划有预见性、问题解决有及时性、措施落实有决断性,持续提升食堂管理水平;以“三化”做实食堂管理。要细化人员分工,强化技能培训,优化监督体系,让食材采购与储存、菜品制作与口味调整、服务与环境卫生、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等工作不断改进,及时收集工作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的反馈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持续提高食堂管理满意度;以“三力”做优食堂管理。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奋力规范各项工作,着力提升烹饪水平,聚力实现美味营养,打造“暖心暖胃”的校园餐。泰州市视频号“泰新闻”,抖音号“凤城食安”直播三水初中校区食堂管理。

三是重新组建财务处。明确财务人员分工,重新制定校本化的财务制度,确保学校财务工作的透明和规范,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反思工作不足,优化改进发展

本学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在集团党总支、校长室的引领下,《出彩城西赋》新鲜出炉,第一届教职工运动会顺利举行,第一次教职工元旦联欢会热烈举行,第一届工会联合会召开等等,增强教师集体认同感,丰富大家在学校的工作生活,增进同事情谊,让我们的校园多了很多的歌声笑声。但我们也认识到,在个别学科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家校沟通、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城西人,历风雨志弥坚,戴月披星,锚定蓝图,矢志不移,打造活力城西,绘就多彩生活,奋勇争先,勇闯未来,不断书写城西新篇章!

发布:彭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