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聚焦“全省领先、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充分彰显“步调一致向前进,躬身实干争头名”的实干担当,构建“活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全心全意办好质量更高、业绩更优、人民满意的姜堰教育。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德育工作:落实“五育并举”,将德育放在首位,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培育良好品德修养。深化家校合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提升教学质量:依据“五育并举”要求优化课程规划,确保各育课程开足开齐开好。在“双减”政策下,优化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控,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完善后勤保障:确保校园建设、物资供应及时,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安全防范,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后勤支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4.打造平安校园: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加强安全教育与隐患治理,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筑牢安全防线 ,保障师生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推进“润心行动”,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安排,确保每两周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健康月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校家合作:深入开展全员家访,构建家校共育的桥梁。家访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3.品德修养培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
4.重点问题学生管理:为每位重点问题学生建立“一生一档案”,记录学生基本信息、问题表现、家庭情况等,实行动态管理针对重点问题学生,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实地家访或电话家访。
(二)聚焦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教师培训与发展:推动教师发展,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提升教学理念与方法;制定详细的教学研究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依托区局“智管乐学智慧管理平台”,抓实学校集体备课;推进课程改革,探索具有特色的课程建设;完善课堂教学水平监控体系,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为老师搭建教科研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活动。
2.课程规划与安排:优化课程规划,依据教学目标与学生情况安排课程,注重课程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同时,积极适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展丰富的劳动课程,构建中小学木工劳动一体化课程体系。
3.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控:加强教学评估,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评估教学,监测学生学习,重视学生反馈。
4.教材与教学资源管理:加强对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管理,确保教学正常进行。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多媒体资源等。
5.学生管理与辅导工作:根据各年级的特点,抓好年部管理。建立完善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同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6.家长沟通与社区合作: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同时,积极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有益于学生的教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7.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方式,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8.教育教学创新:持续推进“乐学好课堂”建设,积极探索小学数学“三单”教学;用好区级学生实验实训中心,组织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引导师生每学期至少围绕一本经典书籍,开展深度研究、深度阅读和深度教学。
9.课外活动与社团组织:丰富课外活动,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低于2小时,课间活动时间15分钟,举办校运动会,组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夯实后勤保障,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1.安全防范工作:经常检查各室及公共场所中的电器线路、装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隐患。加强食堂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办好师生食堂,持续擦亮“暖心暖胃”食堂服务品牌。
2.校舍、校产管理:进一步完善校产、校舍管理制度,严格校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用电用水和日常检修管理,坚持勤俭节约。
3.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禁乱收乱付,做到勤俭节约。制定财务预算,坚持计划、合理使用经费。
4.绿化管理:加强对学生的绿化管理认识教育,教育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绿化。经常督促检查绿化区的管理工作和绿化管理人员的工作。
(四)筑牢安全防线,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1.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开展防溺水、防校园欺凌、交通安全、防火、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教育。
2.食品安全及卫生防疫:落实食品采购与保管、食品加工与制作等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源头和过程管理。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
3.交通安全:加强上放学期间校园周边秩序管理,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规范校内交通安全秩序。
4.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制定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心理辅导室、知心小屋、心理咨询热线,统筹学校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预警及干预工作。
四、工作行事历
二月份:工作启动与规划落实
1.各部门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召开相关会议部署工作。
2.做好开学准备,统计学生到校情况,课务分工,制定教学、教研计划,组织教师备课。
3.开展开学教育活动,涵盖安全、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等内容。
4.启动润心行动,安排心理健康课与讲座。
5.为重点问题学生建立一生一档案。
6.培训心育委员。
7.总务处配齐教学用品,做好开学准备。
8.推进食堂筹备工作,完成相关服务招标。
9.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自查整改,组织最小应急单元培训演练。
10.启动安全教育平台工作。
三月份:德育与教学活动推进
1.召开班主任会议与教师培训。
2.推进全员家访。
3.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与活动。
4.组织植树节劳动田活动。
5.深入课堂听课。
6.调研作业设计。
7.组织社团活动。
8.各学科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
9.开展月度常规检查。
10.举办校级汉字听写大赛
11.完善学校水电维修,整治校园绿化。
12.加强食堂管理,召开总务工作会。
13.组织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与安全演练。
四月份:主题教育与工作深化
1.持续班主任工作交流,推进家访。
2.开展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主题教育活动。
3.评选优秀书写能手。
4.评选阅读小明星。
5.月度常规工作检查。
6.各年级数学计算能力过关监测活动。
7.召开年级组会议,总结常规管理情况。
8.组织学科能力监测与课程建设研讨。
9.开展“经典讲书人”活动。
10.举办校运动会。
11.完成绿化尾期工作,检查前期工作,检修校园水电。
12.开展防治校园欺凌。
13.督查心理健康教育。
14.开展防溺水教育。
15.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16.进行消防安全宣教与安全演练。
17.进行月度检查,做好四月自查月报工作。
18.做好“五一”放假前安全教育工作。
五月份:多项活动开展与工作巩固
1.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
2.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3.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举行青年节活动。
5.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6.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7.展示优秀作业,进行阶段性教学评价。
8.开展月度常规检查。
9.组织召开各年级组家长会。
10.做好“五一”假期学校安全值班工作。
11.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教育,排查防暑降温设施和电气设备隐患。
12.组织防灾减灾宣传周相关活动。
13.开展月度安全演练活动。
14.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
15.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16.开展危化品安全教育和专项治理工作。
17.进行月度检查,做好五月自查月报工作。
18.进行“世界无烟日”主题教育。
六月份:期末工作筹备与总结
1.完成全员家访工作,对家访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
2.开展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
3.开展优秀社团评选、展示活动。
4.组织开展美术作品展活动。
5.开展语文学科“经典诵读”活动。
6.月度常规工作检查。
7.英语美文诵读竞赛。
8.备课组制定复习迎考计划。
9.组织期末质量监测、质量分析。
10.撰写学生操行评语。
11.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12.评选优秀教育工作者。
13.结合“国际禁毒日”,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教育。
14.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15.安排部署暑假护校值守等安全工作,做好假前师生安全教育。
16.组织开展“平安暑假”安全教育活动。
17.安排暑期各项维修工作和下学期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18.各部门提交总结,撰写学校工作总结。
七、八月份:守护平安校园
1.做好暑期值班值守工作。
2.开展汛期校舍、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大排查。
3.发送安全提醒,持续加强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4.做好暑期自查月报工作。
5.安全管理,集中培训。
6.暑期对学校进行全面维修。
7.下学期所需物品的采购。
8.做好教室调整和开学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