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叶甸中心小学2024年春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教育立区”战略目标,以“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立校,秉承“让教师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聚焦过程抓管理,聚焦质量抓提升,聚焦发展抓落实,奋力担当,善作善成,不断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品位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一、创新工作机制,推进重点工程
1.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支部及时启动部署,制定了周密工作计划、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原原本本学《条例》,通过个人自学和专题集中学习的方式学习《人民日报》关于《条例》的解读文章,认真开展警示教育,上好党纪专题党课,抓好学习全覆盖,推动与中心工作结合。抓好建章立制,围绕风险防范,进行违纪风险点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从制度层面进行完善优化。梳理权力清单、廉政风险点清单,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推行阳关校务,强化监督制约。学校对权力事项,逐项审核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责任主体,对权力清单、用权流程进行固化。不断探索建立违纪风险点提示制度,定期通过谈话或书面方式向重点岗位人员进行违纪风险提示,做到防微杜渐,防范未然。
2.进一步优化师德师风。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精神引领、健全制度、强化考核、榜样示范让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制定完善了教师师德考核各项制度,修订校级“十项规定”规范约束办学行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警示活动,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和开展后进生的转化,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3.进一步强化班主任队伍管理。学校德育处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学校以及班级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疑惑,布置每月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详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月度检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并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班主任考核和表彰的重要依据。
4.进一步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广泛开展以“与好书为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定期举行读书沙龙,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倡导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继续以扬帆俱乐部为抓手,助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正常开展“三字”练习、博文书写、读书行动等,夯实青年教师的内功。通过读书交流、诵读成果汇报、教师才艺展示、书法技能比赛、课堂同课异构、教学论文评比等一月一次的集中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广阔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吴越老师荣获区小学英语“乐学”好课堂优质课一等奖,臧慧老师的《美味寿司》荣获泰州市劳动教育优秀案例,数学“乐学”好课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荣获二等奖,翟梦凡在美术教师素养大赛中获二等奖,何剑强、李勇、翟梦凡评为泰州大阅读领读者。
5.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本学期我校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弹性放学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社团活动,二是强基固本。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后身心得到放松,由着自己的兴趣,锻炼自己的专长。强基固本让学生可以及时的完成当日的作业任务,并就不理解的问题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时间证明弹性放学服务符合我校发展实际,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得到了社会、家长的好评。
二、创新管理机制,注重德育实效
1.结合节日,开展主题教育。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拓展德育工作渠道,丰富德育内容。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内容系列化。深入开展了艺术成果展示、慈善一日捐、“我心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歌颂祖国系列活动、法制知识竞赛活动、诚信感恩系列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三生”教育、“八好”教育、“八礼四仪”教育、敬老爱老活动等,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领悟民族精神的精髓。
2. 各类竞赛,打造活力校园。“合唱比赛”、“少先队礼仪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放松、娱乐了学生身心,让校园充满欢声笑语,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拼搏、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在姜堰区中小学生个人艺术单项比赛中我校尹梦琪、董华慧同学荣获书法类二等奖,刘雨辰、徐雨馨在区第三届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大赛荣获一等奖。
3.明确举措,强化常规管理。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为抓手,以习惯养成为重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特别注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通过晨周会、红领巾监督岗、每日常规反馈、循环红旗评比、一周常规反馈、八星评比评选等形式与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利用家信通、家校联系单、家长会、家访等方式方法,拓宽家校交流空间,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三、谋划精细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细化“六认真”校本要求,正常随堂听课制、预约听课制、教案送审制、抽签听课制、质量监控制、月度检查制、跟踪服务制。倡导教师养成课前15分钟温习教案,课前10分钟准备好教学具,课前3分钟到班侯课的教学习惯,引领教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早读提前布置,语文课前一吟,数学课前一练,英语课前一测,课外阅读延伸,整理错题集”等特色做法,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管理实效。
2.以质量绩效为落脚点,确保学校办学生命线。加强质量监控,强化过程性管理。及时做好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并进行跟踪反馈,进一步强化学科教学的质量意识。注意培优补差实效,关注全体学生成长。
3.注重实效开展校本教研。摸索拓展深度的新途径。本学期,学校改革“一组一课”“一人一课”传统校本教研模式,以“梯队式赛课”取而代之。“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年轻教师达标课”三个层次的赛课,给各梯队老师提供了更好的切磋技艺平台,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了校内各级公开课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校本教研之路向前行进。每月各教研组根据年级特点进行“微教研”,真正让“主题研究”走向立体、深入。集体备课扎实有效,教研实践基地活动扎实开展,臧慧主持的《小学数学拓展类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入选姜堰区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课题。
4.谋划课程整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学生竞赛活动,给更多学生展示的舞台,出彩的机会。结合学校现有资源,组建了绘画、合唱、足球等7个社团,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搭建了发展个性,培养兴趣爱好的舞台。
四、统筹学校管理,构建平安校园
1.规范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开学初,学校总务处确保教学第一线的物品及时发放到位,教师办公用品到位,学生书本到位,各类教具到位,多媒体设备检修到位。建立和健全各种财物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用管结合,责任落实到人。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在经费使用上,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全面安排与保证重点相结合,克服铺张浪费等现象。严格把好日常经费使用关,从学校实际出发,处处精打细算,做到合理开支,真正为学校节省开支。学校重视食堂工作,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严把食品原材料进货渠道关,规范加工程序,严格进行食堂管理,以保证师生饮食的卫生安全,加强平时的卫生检查,并对食堂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同时广泛听取师生们的建议,做了大量工作,自查问题,不断改善伙食质量。
2.强化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与全体教职工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安全责任,强化了护导值日工作,实现了无缝对接。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安全检查定期开展,隐患整改及时到位,校园安全保障有力。科学安排做好学生接送车的管理,定期召开学生接送车专题会议,共同执行好《学生接送车管理考核细则》,确保校车的安全运行。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根据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联系形成合力。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校积极与公安、卫生、综合治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关工委等人员到学校给学生上专题法纪、安全知识教育课,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新学期,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改革创新,谋求发展;进一步踏实工作,擦亮品牌,奋力谱写叶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