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频道 -- 东桥幼儿园 - 家长学校
最好的家庭教育:如何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管理
2024-04-25 10:24:36

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幼儿时期的情绪教育则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长大后情绪理解与表达的大门。因此,教会幼儿认知情绪、理解情绪、勇敢表达内心的感受,以及学会应对愤怒与伤心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幼儿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体系,更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所以,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培养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的色彩与阳光!

一、帮助幼儿增进对情绪的认知能力

幼儿是通过情绪与认知这两套神经系统来学习控制情绪的。因此,如果长时间处于被情绪控制的状态里,会让幼儿形成神经上的记忆,从而影响其认知学习。

家长在帮助幼儿管理情绪时,不仅要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更要注重引导幼儿学习正确认识各种情绪以及了解这些情绪所产生的效果,学习调节情绪并要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例如:在孩子有冲突事件发生后,可以通过话语,如编个小故事,从故事中引导幼儿去发现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多种情绪,或高兴、或伤心、或生气,在我们发脾气时往往使身边的人伤心,而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往往会让大家都很高兴。通过对故事中角色的感受、理解,幼儿能够较快地将角色们的情感体验迁移到自己的身上,并且更容易理解、接纳正面和负面情绪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幼儿的情绪发展若要健全,有赖于建立正确的情绪知识及学习正确对待的方式。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不适宜用冷静、理性的解释来使幼儿对他人感受的察觉,而应加上较强的情感,并且以童趣的方式更进一步地提供方法,才能让孩子知道如何感受并做出反应。同时,我们在发生事情时也要帮助幼儿去想想事情发生的经过,而不是一味地关注结果。

二、利用榜样作用,培养并强化幼儿的正面情绪

有些自尊心强的幼儿,我们还利用榜样作用,让他形成良好的行为约束。在平时,我们要注重从他的个别行为中提取一些正面的细节,并在其他孩子面前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与鼓励,使他心情愉悦并感到自豪,为多接受表扬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要在日常具体的事例中,去帮助孩子去看到在事件发生中的各个方面。

如:当你的孩子看见有小朋友去打其他小朋友时,他可能会“见义勇为”去打那个打人的小朋友,这时我们不要急于去和他讲道理说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之类,我们可以先表扬他乐意帮助小朋友的行为,然后再去和孩子谈论可以用哪些方式去帮助别人,还有各个方式的的利与弊。鼓励他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再只是用“动手打人”这种方式来解决,这样不仅不会打击他帮助人的积极性,也能使他很快就从被指责的不良情绪中转换过来,还能让学习到父母看到不对的行为时的一些处理方式。在以后出现同种事情时,孩子们少了直接的“报复行为”,多了更多理智地“和平外交”。

父母榜样的效果是好的,幼儿受榜样行为的影响,比单纯的行为强化的影响要大的多。

三、鼓励幼儿选择建构性策略,说出自己的感受

在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策略,小班幼儿更倾向于使用情绪释放策略,而中班幼儿较多地使用建构性策略,大班幼儿有时更喜欢使用回避策略。

例如:同伴排斥情境:当看到某一个或一些小朋友在玩一个特别好玩的玩具时,我也想玩,可是其他小朋友不让我玩,这时不同年龄阶段的“我”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策略:大班的“我”会使用回避策略,即站在旁边或走开;中班的“我”会使用建构性策略,即问同伴:“为什么不让我玩?”小班的“我”会站在那里放声大哭并且跑去告诉成人,也即情绪释放策略;还有一种是视幼儿性格特征而定的,即破坏性策略,也就是把同伴的玩具拿走并且说:“不让我玩,我也不让你玩。”

 幼儿并非小大人,他们是一个个拥有独特思维方式的独立个体。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站在幼儿的立场,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情绪世界。我们应该接纳他们的情绪反应,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尊重。通过理解和欣赏幼儿的情感,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让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和自信,从而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引导他们积极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稳定的情绪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幼儿的情绪世界,与他们共同成长,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发布:钱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