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菩德曼说过:“播种一种行为,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了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品德,播种了一种品德,便会收获一种命运”。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形成教育,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贯彻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关键是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那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什么呢?我们又应该如何来进行引导和支持呢?
一、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等。
文明礼貌体现在爱长辈、老师,认真倾听他们的话;见人有礼貌地打称呼,会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不打扰成人谈话;不随便翻弄别人的东西,经同意才可接受他人的物品,并在使用后道谢。
友爱同伴体现在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关心他人、谦让他人,会合作,乐意分享与帮助别人。
爱集体体现在遵守集体规则,主动保护集体物品,愿意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爱劳动体现在有自我服务意识,愿意主动参与劳动。诚实勇敢体现在实事求是,敢作敢当,说的话和做的事要一个样。做错事情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害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学习习惯等。
生活习惯包括: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等。
卫生习惯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等。
学习习惯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用品等。
三、如何培养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中班幼儿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是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期,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
(一)游戏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游戏所体现的独特价值,所以我们要利用游戏,培养道德习惯。如:萱萱和琪琪正在玩游戏——“过马路”,萱萱发现琪琪闯红灯,马上提醒琪琪停下来。由此可见游戏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等。
(二)儿歌
作为儿童文学最基本的题材之一,绘本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因其自身独特的游戏性、趣味性,对幼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结合儿歌,培养相关技能,如:在洗手环节,幼儿能根据七步洗手法儿歌的歌词进行正确的洗手步骤;在交通安全中,幼儿学习交通歌养成正确过马路的好习惯等。
(三)绘本
通过阅读绘本,促进幼儿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如:《我不乱发脾气》、《树獭送来的邀请函》和《我有妹妹了》等绘本中,幼儿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道德能力。
(四)正面教育
多表扬、鼓励幼儿,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如:当幼儿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能把地方的玩具捡干净”,再表扬几个正在捡玩具的小朋友,比批评更有效果。
四、家庭教育中的主要培养方式
在家庭中,家长们也可以借助每件小事来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一)从幼儿角度出发
我们每天都在指导幼儿的行为,这其中往往都包含了限制。如:不能在马路上奔跑、不能互相扔食物等,限制性语言,往往幼儿是不能直接理解的。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如:询问孩子“我们如果在过马路的时候,跑来跑去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指南》中强调尊重幼儿,以幼儿角度出发,让幼儿感受被理解。所以,以幼儿的角度来阐释问题,他们会更乐意接受。
(二)培养幼儿共情能力
培养幼儿共情能力也是发展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要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如:多带幼儿去帮助别人做一些有爱的事情,参加捐款捐物的慈善活动。在参与这样的的活动中,幼儿通过感受他人的困难处境从而提高自我的共情能力。做到不嘲笑、不伤害弱势群体,并且乐于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三)做幼儿的正面榜样
中班幼儿仍然处于喜欢模仿成人行为的阶段。幼儿的道德行为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家长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家长不只是通过语言来告诉幼儿应该怎么样,还要自己要做好这个榜样,给幼儿提供好的示范。如:不要说谎,承诺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长期给幼儿说谎,幼儿就会觉得说谎很正常,会产生不良的行为影响。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走斑马线。勤俭节约,爱护环境:不随意丢垃圾,不浪费粮食等。
(四)与幼儿一起阅读德育绘本
绘本是深受幼儿欢迎的,也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工具。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德育绘本,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如:通过阅读《山羊遇难》,让幼儿产生同理心,并愿意主动帮助别人;在《熊猫团团儿童德育绘本》故事中,提升幼儿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五)与幼儿评价讨论
引导幼儿评论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反映,幼儿喜欢在墙上画画、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鼓励幼儿说一说解决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或者把幼儿身边发生的事情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用故事中良好的道德行为感动幼儿,并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意识。
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努力,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要互相配合,目标一致。在培养过程中,还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多引导,多鼓励,做到严与爱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