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幼儿园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家长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和走进孩子,反思教育的本源、增强亲子关系的构建,更深入的衡量父母之于孩子成长的定位和作用。
陪伴孩子,从如何正确向孩子表达爱开始吧!
家长篇
01.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但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还可以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
02.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
当孩子心理或身体受到伤害时,是孩子感受父母爱的关键时刻。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不加重孩子的受伤害感。
另外,家长经常对孩子表达谢意,孩子也会耳濡目染。“谢谢”能让孩子思考他为什么会得到帮助,让孩子懂得感恩!
03.拥抱
拥抱,它很简单明确地表达着人与人之间最真的关爱。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和孩子拥抱,但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地增长,孩子与家长之间,拥抱就渐渐变少。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经常被拥抱的孩子心理素质要比缺乏这种行动的孩子健康得多。
04.早晨,高兴地与幼儿说再见
父母出门前,与孩子进行一两分钟愉悦的谈话。
避免呵斥“你早饭怎么还没吃完”、“你为什么不提前把东西准备好”……之类带有不满情绪的表达方式。
毕竟,早上的状态会直接影响一天的心情。
05.晚上,快乐的和孩子分享
下班晚上回家时,和孩子交流当天他做过什么事情,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和高兴的事情,与孩子一同分享他的喜悦。
孩子情绪低落时,询问他为什么不开心,有什么困难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这样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在关心他、愿意给他帮助,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幼儿篇
01.帮忙做家务
家庭教育是对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幼儿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
3-6岁幼儿家务劳动参照表
3-4岁
学习擦桌子、椅子
睡前帮妈妈铺床
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
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
4-5岁
准备餐桌
将用完的毛巾、牙刷放好
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
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7岁
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用的书包
准备第二天要穿的鞋
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02.养成好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一些行为习惯等。关于睡眠习惯,可以创造合适的入睡环境,形成规律的“入睡仪式感”,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能力,一旦孩子有了安全感,他们就会很快入睡。同时,当妈妈培养出孩子独立入睡的能力,孩子也就在养成独立人格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03.保护眼睛
(1)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教育和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不要揉眼睛。
(2)幼儿持续近距离注视的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3)教给幼儿们做简易眼保健操,加强眼部安全教育,让幼儿从小学会呵护自己的眼睛,增强幼儿爱眼、护眼的意识。
(4)保证玩具的安全性。
(5)在良好的光照环境下阅读和做游戏。
(6)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
04.加强体育锻炼
由于各个年龄阶段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各个器官承受性等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黄金锻炼方案”。家长在培养孩子运动习惯的时候可参照以下建议,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尽量做到适切、适度、适量。
幼儿运动建议
●0-5岁:学龄前儿童大肌肉发展较快,身体协调性有所增加,更适合骑自行车之类的户外运动,以有效锻炼孩子手、眼、脚的协调性,提升平衡力。
●5-7岁:属于缓慢发育阶段,尤其是心血管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还迟缓,建议尽量选择游泳之类体力消耗不剧烈的运动。孩子可以通过游泳练习控制身体的能力,调节心肺功能。
05.接受艺术的熏陶
让幼儿从小受到,艺术美的熏陶感染,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让幼儿从小受到艺术美的熏陶感染。艺术美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因为它有典型而逼真的形象,鲜艳的颜色,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情节。这一切引起幼儿的极大快感和兴趣,从而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家长应有选择地让幼儿看一些内容好、容易懂的儿童电视剧、童话、故事片、美术动画片;引导他们欣赏健康的音乐和图画,观看优美的表演,朗诵动人的诗歌、儿歌。
爸爸妈妈们要用最温暖的陪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爱。相信家长们一定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认识到不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过客,而应悉心观察、冷静审视、沉淀理念、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