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初,学校发通知说,为了迎接“康养名城 活力泰州”溱湖篙船大赛的首次举办,请大家积极报名参加篙船培训。出于对撑会船的浓厚兴趣,我当时就报了名。

篙船训练从三月初开始。我们教育系统组建了十支船队,我被分在第六队。从三月三日开始,我们每逢周日,就要集中到溱湖湿地进行撑船培训。

还记得第一次去溱湖参加培训。虽然很好奇,并且仅仅是在溱湖湿地公园停车场东边的小夹河里,但当看到波浪翻涌的河水时,我们好多人心里还是有点发怵。

上级部门对这次培训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准备。我们并没有一开始就上船学习,而是先在岸边听专家的技术指导。专家就是有着几十年撑船经验的老船工,他不慌不忙、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撑船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包括竹篙怎样拿,怎样下篙,怎样起篙等。他说,一条会船上安排二十六人,其中舵手一人,锣手一人,篙手二十四人。篙手分站在船的两侧,对称排列。当锣手敲锣两声,大家要各就各位,做好准备;当锣手敲锣一声,大家就一齐下篙,发力撑船;当锣手敲锣三声,大家就收篙扬篙。扬篙时,要挺胸抬头,目视前方,手握竹篙,巍然站立。要像戏曲舞台上的亮相造型,给人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感觉。还要让人远远看去,竹篙如林,气势非凡,俨然有沙场秋点兵的雄壮气势。他还说,要撑好会船,并非易事,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一定要靠船下篙,而当顶风时则要将竹篙下得离船远点,这样,就不会被船压到篙子,以致出现掉篙子或人掉下水的现象。还有,在船上站立时,要将双腿岔开三十到四十度左右;下篙时腰部要适当下弯,这样才能使重心稳定并下沉,保证人站得稳当安全。

专家的讲解不但激发起了我们的撑船兴趣,还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大家纷纷扛起竹篙,来到船上,准备实际操练一番。

被用作篙子船的是一条条五吨水泥船。船舱都用木板覆盖得严严实实,船头船尾都用杉木进行了加长,船舷也用毛竹作了包裹。船后梢立有一根旗杆,上面标有船号的一面三角彩旗迎风飘扬。

突然,听到铜锣发出“铛铛”两声,我们立刻手握竹篙,蓄势待发;紧接着,又是“铛”的一声,我们众篙齐下,合力撑船。一霎时,整个河面上篙起篙落,船儿穿梭,波浪翻涌,人声如潮,一派紧张、欢快、热烈的气氛。引得岸边的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在学习撑船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才开始时,动作与身体不能很好地协调,总感到时刻有掉下河的危险。这时,随船教练就会对我们手把手地一一指导,上级部门对安全工作也做得非常到家:水中有时刻待命的救援汽艇,岸上停着120急救车辆,这都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紧张心理,使我们放开手脚,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撑船上。

总感觉集训的时间很短,不知不觉,三四个小时就过去了,我们仍意犹未尽。随着集训的不断进行,我们对撑会船的兴趣越发浓厚。我们相信,会船比赛这一极富民俗风情特色的地方文化盛举,在我们的努力下,在众多媒体的加持下,一定会撑出泰州,名扬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