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桥小学教育集团东板桥校区是个很有凝聚力的地方。
在四年级数学素养竞赛中,教师们的团结和努力让我们为之感动和敬佩。三位教师每人都带两个班,优势互补,精诚协作,屡战屡胜。李晓燕、蒋俊梅有照顾孩子、老人的家庭负担,但教学经验丰富;周京刚入职,但元气淋漓,善于学习。学期初,王华山书记在听了周老师一节随堂课后,嘱咐我要重点培养年轻教师,说她们底子很好,热情很高,要在最短时间里促使她们脱颖而出。其实三位教师都很年轻,都有很长的成功之路要走。
虽然这次竞赛的准备工作一波三折,但极具考验锻炼价值。赛前,学科责任人李晓燕老师突然病了,但她停课不停工,负责每天计划的制定和修正,裨补缺漏。她的班级由谢素华、戴网兰、秦月红、朱晶老师临时任教。朱秀兰老师负责另外两个班的助教,帮助蒋俊梅、周京老师解决分身乏术的困难。“每个人都是我们成功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图。”显然,他们以实际行动再一次在重要关头诠释了东板桥团结协作精神的内涵,他们不只是平平淡淡地度过几节课时间,而是把教好学生、帮助同事、维护学校声誉的重担结结实实地挑在肩上。
本学期的东板桥一直忙碌着,中心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也恰好给了我们及时总结思考、改进提升的契机。数学组也不例外。从跨学科学习活动,到校园读书节等等,数学教师们一项都没落下。教师们精巧的构思、学生们精美的作品绝不输于其他学科,让人感受到数学的无穷趣味。即使工作量陡然提升,也并未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大家总是珍惜着工作时间,透支着课余时间。谢素华主任更理解教师,她总是在布置工作、收集资料的时候感到于心不忍,也总是把教师们的不易告知于我,建议把到期的事项尽量往后推,但结果反而更理想。这就是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和困难,我们总能游刃有余轻松化解的原因。
同样让我感到欣喜的是数学教师们课间小科研的意识,哪怕是课前几分钟,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一个课堂小问题,研究一个解题新思路,形成的共识上了课堂就可以落实运用,简单实效又很接地气。这一幕经常出现在各个办公室。教师们忽地聚拢来,不多久又忽地散去,旁若无人得让人忍俊不禁,让组内年轻教师很是受益,孙冬云老师的成长便是清晰可见的。因此,我总坚信数学组一定会佳绩频出,人才济济。
“对于未来真正的慷慨,在于把一切奉献给现在。”东板桥的数学教师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皆如此,永远值得尊重、信任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