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场

“到场”不仅是指教师要出于幼儿互动的情境中,还要让自己的精神、想法也“到场”,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富有逻辑的框架,为接下来的建立联系做准备,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脚到。”

反思:我们说的高质量陪伴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到场。不仅是人道,更是心到。书中P19提到的自我检查,让静态噪音安静的方法很具有操作性。

结合自身的教育案例1:

xx在户外碳烧积木先拿了两个圆柱形积木放在地上,然后又拿了两个圆柱形积木放在了旁边。接着在上面放了一个长条形,在长条形两边分别放一个圆柱形,上面再放一根长条形。在左右两边也分别放了两根长条形。他想在前后也分别放一个长条形,结果刚放好一个走开就倒下了。他试着用手扶了一下,结果还是倒了。在孩子游戏时,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站在孩子身边,这是师幼互动的第一步到场。

2)与幼儿建立联系

教师需要观察幼儿正在想、正在做的事情,要注意观察需长时间,有耐心的,而不是直接干涉幼儿现有的行为,同时要学会倾听幼儿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寻找机会参与其中,在互动的过程中药注意平等的对待幼儿,因材施教,促进其个性发展。

结合自身的教育案例2:

xx看向了我,问我:“老师,我应该怎么办呀?”这时,孩子已经与我建立了联系,于是我蹲了下来和孩子进行交流。

我:“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他:“我这个总是会倒!”

我:“那你自己试了什么办法呢?”

他:“我用肚子顶着的,结果还是会倒。”

我:“那你找找看有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帮到你!”

他看了一下,拿了一根长条形积木放在了后面顶着,慢慢的试着把手松开,然后他说:“不倒啦!”

反思:观察幼儿的所行、所言、所思中什么是有趣的和有意义的,然后寻找机会向幼儿发出信号,与幼儿建立联系。教师通过让幼儿知道你看到了他们、对他们感兴趣、想要花时间与他们互动来认可和肯定他们。

以上的技巧关键是对自己和幼儿的性情,情绪、偏好、兴趣,文化的觉知基础,同时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以达到教学相长。

3)拓展幼儿学习

师幼建立了稳定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后,幼儿也会感到舒适和安心,那么他也会愿意展开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思考,从而拓展学习。

结合自身教育案例3:

我接着问:“你是用了什么方法让它不倒的呢?

他说:“我找了一个长积木放在后面顶着,就不会倒了!”

接着他用同样的方法也把后面的长条形积木顶住。然后他开心的看向我,我说:“你今天搭的是什么积木呢?”

他:“这是一个骆驼!”

我:“那你能介绍一下你搭骆驼的时候用了什么材料吗?”

他:“我用了圆柱形和长长的积木

这时,我知道他所指的长长的积木是长条形,我便指着长条形说:“你是用了圆柱形和长条形搭的,对吗?”

他:“是的,用了长条形。

反思:不仅要向幼儿示范如何学习,还要以适合幼儿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思维,深化他们的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在进行互动的几分钟时间里,幼儿更愿意接受你交给他们的新知识,你鼓励他们尝试的新东西和新的思维方式、你示范的语言、你介绍的有趣的新词汇,以及你给予他们的其他学习机会。书中介绍了10种拓展学习的策略,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进行选择和尝试。

四、读书感悟:

师幼互动是每天都进行的,如何将日常的互动变为有力的互动?师幼怎样的互动是有效的,可以拉近关系,催生趣味、生发智慧?随着对这本书的深入阅读,我看见书中教师利用有力的互动使自己的支持变得更加个性化,书中的17种策略有些引起我的共鸣和反思,有些也让我看到思考工作中的一些新方向。

1.挖掘闪光点,接住孩子的兴趣点

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双向支持的,教师与幼儿互动才能随幼儿而动,通过解读儿童的需要,支持幼儿的互动,并在发现中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这让我想起了XX的游戏表征,每次记录表征时他都会告诉我:“泰塔一小人我特别的喜欢,我在手机里看过,是动画片里的。”不难发现,孩子的多张表征中都记录着自己用俄罗斯方块拼搭“泰塔一小人”,对此不了解的我特意去查阅了有关人物的内容,原来不是“泰塔一小人”而是“泰坦音响人”,这个系列中除了“音响人”还有“监控人”、“马桶人”等。于是,我提供了一些不同形态的“泰坦人”系列。我很庆幸这一次我慢下来,关注幼儿以及他们喜欢的事情,用心灵与幼儿对话。

2.充分尊重(爱)儿童。

要体现儿童自主性,儿童是自由的,有能动性的。要接纳儿童,他们的言行往往会超出教师计划,而教师要做的不是压制束缚,禁止等,而是以一颗全纳的心看待儿童,接纳自己的计划之外,接纳儿童。尊重儿童个休差异性。遗传和环境造就了每一个孩子的不同,要用心感受每一个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甚至孩子的家长,对待孩子不是千第一律的,包括本书中所讲到每一个具体工具,不是适用于每一个孩子的。

《有力的师幼互动》书中第二部分是与幼儿建立联系,从他们的立场出发思考问题,与他们产生共鸣,不仅孩子能从中获得积极的学习动力,我们也可以从中积累教育经验。

3.善于发现教育契机,适时教育引导

观察和倾听是进行互动的前提,等待和宽容是互动中应有的态度,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把握教育契机,提供适时适当的教育引导,在这个过程中继续不断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

在全书的最后提到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比如自己的新鞋子被弄脏了,我上班迟到了,这些不好的事情会消耗我们的能量让我们的能量越来越少,当能量空了的时候我们很难与幼儿进行互动,因此我们需要一些能量补给源,比如说寻找幽默,在教室里摆上一束花,和幼儿展开一些令人愉快的活动,这些能量补给会推动着我们到场,与幼儿建立联系并拓展幼儿的学习。

胡华老师说“真正能够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师幼互动,需要重返活生生的教育现场,在真实的场景中,教师与幼儿同时在场,在有力的互动中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之后,彼此引领,共同进入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活的意义世界”,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进行师幼互动的三步骤,作为幼儿老师希望我们在师幼互动中都能和幼儿一起成长进步,收获最好的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活的意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