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越发深刻地认识到,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是打开他们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只有真正倾听他们,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给予他们最恰当的引导和关爱。
每天的晨间谈话,是我和孩子们交流的重要时刻。有一次,我问孩子们:“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呀?”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晨晨兴奋地举起手,大声说:“我喜欢大恐龙,它可厉害了,会喷火!”说着,还模仿起恐龙张牙舞爪的样子,逗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诗诗则小声地说:“我喜欢小兔子,它的毛软软的,很可爱。”看着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感受到了他们内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热爱。在这个过程中,我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尊重他们独特的喜好和观点。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回答都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次小小展现。
游戏时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也是我观察他们、倾听他们的好时机。在角色扮演区,几个小朋友正在玩“娃娃家”的游戏。我悄悄地走过去,听到妮妮说:“我是妈妈,今天我要给宝宝做饭。”浩浩则抢着说:“我当爸爸,我要去上班赚钱。”旁边的阳阳着急地说:“那我呢?我也想玩。”妮妮想了想,说:“你当宝宝的好朋友吧,来我们家做客。”于是,阳阳开心地加入了游戏。他们一边玩,一边交流着,稚嫩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模仿。通过倾听他们的游戏对话,我了解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庭角色和生活场景的观察与认知,这也为我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更多贴近生活的内容提供了灵感。
然而,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并不总是充满欢乐,有时也会伴随着一些小烦恼和小矛盾。有一天,户外活动结束后,明明气呼呼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乐乐抢了我的球。”我把乐乐叫过来,询问事情的经过。乐乐委屈地说:“我只是想和他一起玩,不是抢。”原来,乐乐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想要一起玩的想法,而明明则误解了他的行为。我耐心地引导他们:“乐乐,如果你想和明明一起玩球,要先问问他可不可以,这样他就不会误会你了。明明,乐乐是想和你做朋友一起玩,我们要友好一点,好不好?”两个小家伙听了我的话,互相道了歉,又开心地一起玩了起来。这件事让我明白,倾听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了解事情的真相,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小班的教育中,倾听还体现在对孩子们兴趣爱好的关注上。有的孩子对音乐特别敏感,听到音乐就会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摇摆;有的孩子则对绘画充满热情,总是拿着画笔不停地涂涂画画。小宇就是一个对音乐痴迷的孩子,每次上音乐课,他都格外认真,唱歌的声音也特别响亮。发现这一点后,我经常鼓励他在大家面前表演,还为他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让他尝试演奏。慢慢地,小宇变得更加自信了,对音乐的热爱也愈发浓厚。通过倾听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支持,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倾听童声,让我走进了小班孩子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用纯真的语言和独特的行为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感受和期待。作为老师,我将继续用心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陪伴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前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