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频道 -- 凤凰园幼儿园 - 家长学校
最适合的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2025-05-08 15:21:25

磨蹭与拖拉是孩子时间观念不强的主要表现,时间观念不强会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首先,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计划性,态度随意,效率极低。其次,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做事情通常比较被动,不自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什么是时间观念?所谓时间观念,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以及如何规划时间的方法。幼儿的时间观念包含幼儿准确的时间感知与概念、惜时与守时的观念、以及时间管理意识等。

原因分析:

1.幼儿对时间认知不清晰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明白什么是“时间”,如果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家长如果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应该怎样遵守时间,怎样按时完成,只是一味地督促他们“快、快、快”,孩子是不能理解的。

2.家长未能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很多家长平时没有自制力,缺乏时间观念,没有给孩子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孩子当然也有样学样,缺乏时间观念。

3.家长经常使用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事事包办,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孩子做任何事情内心都没有紧张感,自然就慢慢养成没有时间观念的习惯了。还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太严厉,在时间管理中就表现为家长越是斥责和催促,孩子就越磨蹭,慢慢地演变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总之,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幼儿时期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1.教会幼儿认识时间

1)看日历,日历上可以让幼儿直观感知到昨天、今天、明天、周、月、年是不同的时间概念。

2)认钟表如果是较小的孩子,可以先认识长短指针的含义,大一些的孩子会认整点或半点的时间,接下来可以教会孩子认识准确的几点几分。

2.丰富幼儿的时间词汇

1)家长要在日常交流中有意识地引入与时间相关的词汇。比如:“你今天起得很早呀。”“午睡起床后是下午,天黑了是晚上,我们需要回自己的房间睡觉。”“星期天早上吃完早饭,我们先去爷爷奶奶家,中午吃过午饭再去动物园。”家长经常性地引入时间词汇,孩子才会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逐渐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所经历的具体事情结合起来,并逐渐去模仿表达。 

2)利用与时间相关的亲子阅读材料也是学习时间词汇、形成时间概念的好方法,像《金爷爷买钟》《慌张先生》《时钟国王》这些绘本就提到了时间概念,这些故事能帮助孩子更为直观地理解时间,逐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3)家长还可以通过自制“事件书”来培养孩子的时间顺序感和秩序感如,将孩子的照片从出生到长大,按顺序排列,或者将“我的一天”用图片排列出来,形成有趣的“视觉时间表”,和孩子就图片进行愉快的回顾和讨论。

3.自己规划时间安排表

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时间词汇并有了一定的时间概念后,家长可以教幼儿学会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家长负责监督幼儿遵守时间完成计划。由于是自己制订、自己做主的,孩子往往能够积极主动地执行。即使暂时忘记了,家长可以提醒,“宝宝,现在几点钟了?”“现在该做什么事情了?”他会很不好意思,“对哦,差点忘记了”,赶紧自觉执行计划表的内容。孩子自己制订计划表,能够让他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计划好的事情要按时完成,否则后面的计划就无法完成。制定计划表,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4.用特别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有研究者认为,经常接触有节奏性的活动,比如学习音乐、舞蹈、戏剧、游戏的孩子,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更强。此外,我们也可以适当地让孩子体会不守时的后果。例如,孩子因为赖床导致错过了公交车,那就自己走路去公园吧;玩耍耗费了太长的时间,那就没有时间看动画片了。这样的“反向激励”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孩子内心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5.遵守约定适当奖励

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事先做个约定,相互监督,如果准时按时的完成约定或某件事情,就及时地、适当地给予奖励,如“8点吃完饭就可以看两集动画片哦”;反之,立刻给予小惩罚,如“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亲子关系危机。

孩子毕竟是孩子,家长们在培养孩子时间观念,锻炼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一个原则——“温柔而坚定”。总之,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要以爱为前提,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适当、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坚持下来,孩子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发布:树de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