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徘徊于院前的田岸之上。夜幕低垂,再加上满天的灰黑云层,让人感觉到很是烦闷。我已无心欣赏垄沟对面的芋头地了。
远处公路边的一棵棵树木已无绿色,黑黑一团,显着几分鬼魅。路上来来往往的大货车,像一个个长了许多种颜色眼睛的恶魔,随时想吞噬路上的行人。
脚边的丝瓜前些时候还很茂密,但是今晚看上去却是无比的可怜,本是肥大的掌状叶片,已被无数的小蝶虫啃食得只剩骨架了。
芋头地头的一棵自生的红高粱,很像满地芋头兵的领军旗,但总那么的瘦小,又总低垂着头,一点也没有“替天行道”的野横气势。
在蚊子的驱逐下,只得回到书房打开电脑在键盘间梳理起自己杂乱的心丝。
“张虹”“一芬”“苏宁”“夏天”“刘琪”“珍珍”“蓉蓉”“那只受伤了飞落到女生209宿舍窗棂上的小白鸽”一下子全部又涌现在我的眼前。
“她们是谁?”
她们是昨晚让我流泪了的名字。让我刚刚在院前徘徊时重新回味,并又两眼湿润了的名字。
我的心情如此沉闷也正是因为这一群名字。特别是其中的“珍珍”和“张虹”。就在打着“张虹”两个字的刹那,我的两眼又有些模糊了……
——小说(中篇)《七个少女和一只白鸽》获第三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大奖 作者 王巨成 选自《蓝花》
故事时间:在高考前夕的一个多月内。地点:一所重点高中的校园。
懊悔的泪
苏宁是一个沉静的女孩,少言寡语,碰见同学,形同陌路。忧郁,说话轻柔细曼,衣作永远朴实,但很美丽,脸庞椭圆,光洁如透明的宝石。成绩拔尖。一进宿舍就钻进帐子里。常会不明不白地流下泪。是一个“一定能考上大学的孩子”。但她憎恨带有“长”字的人物,比如张虹。可她却不知道,在她因为父亲工伤,找人索赔无法解决。哥哥待业在家,还要靠父母养活,恋爱、结婚……。家里很难维持她继续读书,就是考上了,也没法读下去的时候。在她伏在宿舍的桌子上,在渗着她泪水的纸条上写着“别了,白鸽!别了,姐妹们!”的时候。它万万没有想到让她退学不到半天的时间内,能又背负着蚊帐、被子、盆儿……重又回到209宿舍的正是她一直憎恨的张虹。
直到他的哥哥抽了她一支耳光,她才发觉自己此时是多么渴望想见到张虹……
疚心的泪
珍珍是个让人疚心的女孩。班主任苏老师和张虹家访时,要坐很长一段颠簸不停的车,还要踏上一个多小时的乡间曲曲弯弯的黄土道。房屋落后于周围人家的楼房或大垮房。自从她进校的那一天,她就感觉到自己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人。
缴费时,全身都是新的,但是不如别的女同学花枝招展。在宿舍,别人的东西令她眼花缭乱,而她的包是那么的不起眼。她总觉得自己是比别人矮一截,是一块抹布。渐渐地,为了讨好别人,卑微得简直成了别的同学的小佣人。但是就是这样还是得不到别人的接纳。毕竟,在初中里,她是一个前呼后拥,众星捧月的人物。于是她选择从另一面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流行色、口红、增白霜、商场、影剧院、零食……这一切都来自她慌称有一个当村支书的老子,其实是谈恋爱的收获,“邻庄的‘个体户’”“自称‘大学生’的男孩”……终于因为一个星期没到校,惊动了校领导、公安局。在被“大学生”抛弃在陌生的城市,一切成为泡影后,涌进记忆的还是学校。但是学校却以“她使学校大大地出了一次洋相”为由把她开除了。
张虹为此与班主任红了脸,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她知道,珍珍是她们那唯一考进城里学校的孩子,成了多少乡邻们眼中的月亮;她知道,珍珍的父亲还指望她撑门面,光宗耀祖,勒紧裤带供应她念书;她知道,珍珍的妹妹巧莲同样的聪慧、灵气,但是父亲为了让她念好书,放弃了妹妹上学的机会……
张虹无能为力,一个人站在学校的大门口,在各个教室传来老师上课的声音时,学校的吉普车在传着珍珍歇斯底里的 “我还是一个乡巴佬,我还是一个乡巴佬……” 的哭叫声中离开了。
怨恨的泪
张虹的眼睛模糊了,眼前晃动着珍珍父亲的影子,晃动着巧莲的影子,晃动着吉普车内披头散发的痴了傻了似的珍珍的影子。她发现自己之前对珍珍了解得太少了,自己对她关心不够。
为什么没有能够在她自卑时给她以自信?
为什么没有能够在她自贱时引导她尽早拔足?
为什么学校只知道考试、成绩、升学率,不关心我们想些什么?
为什么学校就容纳不下一个失足的少女,无情地把她一脚踢开?
为什么……
张虹从此沉默寡言了。
悲恸的泪
张虹,是共青团员、学习委员、市级三好生、209宿舍的舍长,还是……。真诚待人,真诚对待生活。她是中国共产党员,她是“三八”红旗手。
一个普通中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荣誉,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的——她死了。她死得让苏宁感到震惊、懊悔、难受。她是在高考铃声响起前的几个小时前死了,她是被冲进校园的洪水冲走了。她完全有理由像209宿舍的其他女孩们一样在宿舍里好好休息等候紧张的高考,但她毅然在校长的焦急而不失威严的号召下头也不回地冲进了黑夜之中。
市长也来参加了张虹的追悼会,并带来一个令人简直难置信的真相——张虹是市长的女儿。
(以上内容是自己与作者语言的揉合。)
(于三垛书房 09年9月14日 2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