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糖的启示
记得我们小时候,为打掉肚子里的蛔虫,妈妈常给我们吃宝塔糖。那宝塔糖,形如宝塔,花花绿绿,又好吃,又好看。吃完了还不满足,又伸出手找妈妈要,要不着的时候甚至偷着吃。不知不觉中,虫也打掉了。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宝塔糖带着很大的“诱骗”成分。而其实质,竟是为了治病。
由此,我想,我们做教师的育人方法能不能从这儿受点启示呢?那些犯了错误的,有着缺点的学生,就像那得了蛔虫的孩子,我们在教育他们的时候,能不能给他们吃几颗又好吃又好看的“宝塔糖”呢?既抓住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口味,讲究一定的方式,使他们在愉悦的情感中接受意见,改正缺点。对此我的一点体会是:偶尔不妨来点“诱骗”教育法,具体做法是:
1、 欲擒故纵法
为了更好地控制学生,不妨先网开一面。我班有个学生,考试总不及格。有一次单元测验,他应得57分,我却在他的试卷上评上了67分。我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让他及格了。拿到试卷后,这个学生发现我多给了他10分,他很诚实,主动要求减去10分。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品质,然后对他说:“这10分,老师就不给你减去了,就算是‘借’给你的,不过下一单元你一定要‘还’给我。”这令众人对他刮目相看的10分,变成了他心理沉甸甸的压力和动力,再加上老师特别的帮助,下一单元测验他竟然考了78分!于是,他笑盈盈地走来了:“老师,我来‘还’分的!”我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从此,他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甩掉了落后的帽子。
二、旁敲侧击法
对自尊心很强的学生犯了错误,处理时一定要慎重。我班有一学生一向深得老师喜爱,有一天却偷了同桌的一支钢笔,怎么办?我没有简单粗暴地把他找来责问他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而是利用班会,讲了许多名人诚实的故事,许多同学也以身说法,当然,到最后我没有忘记给他一个台阶:“可能是哪位同学拾到后忘记放回原处了。”第二天一早,钢笔乖乖地躺在了失主的课桌里。
三、甘心受骗法
有一次,我班一学生考试时偷看了同桌的试卷得了高分。我故作不知,事后把他找来,对他说:“你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老师祝贺你!不过,还要看你能不能保持,能保持才是好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心里就嘀咕开了:“我只有下次再考好,才能向老师证明我这次不是侥幸偷看得来的!”因而,下一单元他学得特别认真。
四、多肯定少否定法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身为老师,尤其要注意说话的艺术性。一次,我指名一学生到黑板上默写生字词,其中有一个词是“崇山峻岭”,他把“峻”写成了“俊”,下面的学生都举手要求上来改错,我想,这个学生本来就胆小自卑,在这种时候,应该多增强他的自信心,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全盘否定给他一个大红“X”,而是肯定他在这个词的四个字中写对了三个,分别在那三个字上打了“√”,唯独在“俊”字上打了个别字记号“乄”,这样多肯定少否定,使他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意见,趁机,我区别了这两个字在字形、字义上的差异,这样处理,给全班学生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育人工作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贵在持之以恒,妙在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