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情”撞上“无情”

最近,每当我牵着儿子的手遇见熟人时,大家总不免关心地问:“孩子上学哭了吗?”那种热切的关心,让我感觉似乎孩子上学哭鼻子才算是正常的。

送儿子第一次进入幼儿园,我亲眼见识了那传说中“悲悲戚戚”的场景。教室的门前,宝宝们泪眼汪汪地紧紧拉着家人的手不肯松开,那楚楚可怜的模样,让我的心头泛起阵阵柔软的疼痛。教室里的孩子巴望着窗外,哭着、叫着、闹着,撕心裂肺般要冲出教室。窗前围拥着许多家长,多数家长的眼圈红了。一位老师忙着安抚孩子们,一位老师则牢牢守住门把,不让孩子冲出门外。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送儿子进班了。我以为儿子也会像别的孩子一样抓着我的手不肯松开,也会哭着叫着闹腾一番。可是,我“自作多情”了。儿子一脸淡然地进了班,与我挥一挥手就乖乖地坐在位子上了,看着周围别的孩子哭闹。

儿子没有哭,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离开儿子一小时后,我还是又忍不住“多情”了。我悄悄来到儿子教室的后窗,我看见我的儿子依然不哭不闹地端坐着。好容易熬到了放学,我准时出现在儿子的教室外等候。儿子还是一脸淡然地坐着,从儿子的神情里,我能感觉得出,被哭声包围的儿子在努力地控制自己。当老师从窗子里把儿子抱给我后,我蹲下身来问儿子:“上学感觉好吗?”儿子沉着脸,咬着牙,背着手,勉强朝我挤出了一丝笑容。那一刻,我觉得儿子比我要坚强得多。

以后的几天,儿子的班上仍有小朋友在哭。我的儿子就是一直没有哭。虽然,多情的我已经做好了儿子哭闹的心理准备,但是,儿子就是坚强地不给我“泛滥母爱”的机会。欣慰的同时,我又不免有些落寞了。难道,我的儿子就是这么一个“无情”的人么?离开了亲人的陪伴,也照样可以安然。说实话,隐隐地,我对儿子的表现是有些失望的。我多么期望我的儿子能在离开我的片刻,也脆弱地哭那么一回,这样让我可以感知到儿子是需要我的陪伴,需要我的爱的。

当然,儿子的坚强未必就是“无情”,是我太过多情罢了。儿子终究要成长为真正的男人,能今早地“独立”、“坚强”不是一件好事吗?只是,作为母亲的我,怕是要一辈子“自作多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