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平时还真犯过类似的错误,你呢? 
十大差错分别是: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è。2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

2、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氰胺”应读qíng’àn,但国人普遍将其误读为qīng’ān 。

3、高考时,许多中学生使用“震憾”一词形容汶川大地震,正确用词应该是“震撼”。“撼”为手旁,意思是以手摇物。“憾”为心旁,意思是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

4、常用错的成语是“唇枪舌战”。正确的使用是“唇枪舌剑”,形容激烈争辩。

5、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6、社会机构称谓中,“非营利机构”常被误写为“非盈利机构”。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7、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8、出版物上容易混淆的成语是:“望其项背”,和“望尘莫及”。前者表示差距不大,后者表示相差悬殊。一些著名作家的笔下,竟然也会出现“只能望其项背”这样的病句。

9、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10、“戴上紧箍咒”,这是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紧箍咒只能念,不能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