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诗,在中国,恐怕三岁小儿都能够出口成诵。诗中所传达出的那种悲情愁绪,更是让人难以释怀。而自古以来,清明就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它既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一词称谓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作为节日的清明,是人们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祭扫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节日。清明祭祖,可以说牵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每当清明来临,不管身在何方,只要有可能,都会不远千里、万里,回到家乡,给自己的祖先和去世的亲人磕上一个头,表达一下后辈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今年的清明节前,我们姐妹三个照例来到父母的坟前,献上一盆鲜花,祝福我们的爸爸妈妈在天堂里不再有烦恼和忧伤,不再有那些操心不完的事儿,愿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更在心底祝福我的亲人和朋友要好好的珍惜自己的每一天。

又是一年清明到,缠缠绵绵的细雨述说着老天的悲伤。看到匆匆往家赶的行人,望着忙碌着准备过节的人们,心里难免惆怅,祭祖祭祖,哪里有我祭祖的地方?明天将是我在单位宿舍过的第12个清明节了,不知百年之后我这孤魂野鬼又将葬于何方?呵呵,又感慨了,还是做不到豁达地放下一切,难免触景伤情。

还是高兴点、积极点吧。明天是清明节,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生活的方向,愿每一个人都能快乐的活着,愿一切的一切都会过去,愿所有的好运都会到来。不必再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即使是天涯地角、即使相隔着无法跨越的横沟,只要心中有爱,生活就有明天。用通达的心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用快乐的心感染生命,感染生活;用感恩的心感激生命,感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