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尔发现,沿河边小道从小区的前门可以直穿到后门,沿河翠竹簇簇、荷花朵朵,景色怡人。不禁回忆起童年时光,那时的旧居只有几户人家三面环水,每到夏天河里就开满了荷花,有空我们几个闲不住的小孩就在近水边踩藕,总是不时地炫耀自己踩出的藕大。岸上是一圈竹园,和我们胳膊粗的竹子纵横交错,成了我们“练兵”的好场所,那竹园也是我们几家的生活保障,平时的生活费用就全靠它了,每每忆起,倍感亲切。
丫头打断我的回忆,说:“这里的竹子和荷花比万竹园的差多了,要不我们去万竹园瞧瞧?”我一楞:“姜堰的万竹园?是有万种竹子还是有万株竹子?”丫头苦笑一声:“还就比你问住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万竹园,不过竹子挺多的。”“与个园相比呢?”“不好比吧,最起码万竹园的荷花应该是很多的。”“那好吧,我们去瞧瞧!”
我们乘坐10路车到净业寺门口下车,顺围墙向北走很快就来到了万竹园。据姜堰地方史志记载:姜堰古有一万竹园,为明末清初名画家唐志尹所居,史上的万竹园曾有竹林十多亩,园临竹旁,唐志尹常隐居其中饮酒赋诗。而历史上的万竹园早已荒废,其园景也无迹可寻了。复建的万竹园,占地总面积1.86万平方米,以筑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适当的古典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园。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果的世界,那石榴树、桃树、梨树和柿子树上的累累果实让人垂涎欲滴,而转过去的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更让人心旷神怡。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荷花池,那真叫一个震撼:美,太美了!一首“江南”突现脑中:“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看着“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欣赏这“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听着池北老太太们的黄梅戏、池南老爷爷们的京剧,我不由得陶醉了。
丫头的呼唤打断了我的神思,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片竹林。弯曲的碎石子路两旁挺立着无数郁郁葱葱的竹子。看到这傲直的不同品种的竹子,不禁想起可能是郑板桥的诗句吧:“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我不喜欢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因为我没那条件也没那意境。我特别喜欢钱樟明的“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一处特别的竹子让我停下了脚步,抚摸着那枯黄的竹身,凝视着簇簇嫩叶,“鹤发童颜”一词跃然出现在我眼前,让我感叹生命的可贵。走到北门,满院的蓬勃怒长的美人蕉,又让我深感自己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