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的日子,是处在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生活拮据清贫。我家由于孩子多,所有的玩具都是些异常陋残的自己做的土玩具,要做个风筝根本就找不到那些纸。看到别人放风筝都是眼巴巴的傻跟着跑,总希望别人跑累了让我们玩一玩,可这样的机会从来就没发生过,恨的我们不断的祈祷老天刮大风,把他们的风筝都吹上天。实在眼红放风筝,我和哥哥不停地帮助别人做作业,换来了花花绿绿的一堆纸,准备自己做个风筝。第一次做风筝,我们到爷爷家偷来几根准备做凉席的竹片,一根作“脊梁”,一根作“翅膀”,扎成王字形,再用布条系结实。然后在竹篾架上蒙上一些薄纸,最后在底部缀一些草绳作为飘带,再拴系一条长棉线完成,简陋至极。我们高兴地拿到空地上去放,可压跟就放不上去,我们拼命跑着,然后就看着风筝随着风打转,接着一个跟斗,就栽下来了。但是,我们一点也不气馁,接着,继续跑着,继续放着。终于勉强放上去了,还不断地翻跟斗,我和哥哥只顾盯着风筝不慎相撞滑倒,摔了个狗啃屎,满脸是泥,气的我们爬起来灰溜溜地跑回了家。爸爸说是风筝的尾巴嫌短,并且要多放几根,说风筝的尾巴越长就越不容易翻跟斗。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们对风筝进行了改进,再去放,我们的风筝就飞得很高很远很稳了。我们紧紧盯着那一会儿栽东,一会儿蹿西,一会儿掠跌,一会儿旋舞,在空中不停变幻着方向的风筝雀跃着,时而手舞足蹈,如疯似狂,时而仰望高空,乐不可支,屁颠颠地洒落一路的欢笑。看着欢快地在空中舞着的风筝,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想想现在的小孩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去自己做风筝,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是一大憾事。天上的“美羊羊”风筝很漂亮,款式也是很新颖的,但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辛辛苦苦做的风筝放起来的无穷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