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散记
赵杏凤说她的“赵”是百家姓里第一个。
她在姜堰带孩子,又在老家忙活了一个菜园子,每天早晨坐车回老家,忙活一天,又在傍晚时分坐车赶回姜堰。五一的时候,老赵的院子里生菜已经能吃了,莴苣还有,韭菜正绿,豌豆也结了,茼蒿截了只剩根已经老了不能吃。我特别羡慕老赵,每一个日出与日落的付出,遵循自然生物的生长规律,浇水施肥除草……便能换来收获的幸福之感。
秀丽是她们好多年没再遇见的小伙伴,终于在今年的五一聚在了一起,她们见面,相互激动着,时间模糊了她们之间曾经的尴尬与艰难,她们过了不惑之年,一切成就也几乎尘埃落定。
我爱跟着我妈去她的一亩三分地晃一晃,有时候我并不关心,她的地里又多了什么,少了什么,我只是想陪着她多一点时间。傍晚的时候,太阳被云遮住了,天是灰的,我站在高高的田垄上,感受着泥土的气息,微风不燥,一切都刚好。
我很久没有看见外婆了,她门口的三棵银杏树又长高长壮了。她穿着薄薄的上衣和裤子,准备在灶台上煮下市的蚕豆吃,天生吃货的我丢了一包八角进去,让寡淡无味的蚕豆煮出了味道。我和老妈坐在外婆的西山墙吹风,外婆在屋子里翻冰箱,果然,她拿着两根冰棍出来给她的女儿还有她女儿的女儿。待我们吃完红豆味的冰棍,锅里的五香蚕豆已经焖好了,我们围坐在一起,就着西山墙的风解决着那锅五香蚕豆。期间外婆忙忙碌碌,我愿外婆健健康康活得再长久一些,这样我和母亲的很多习惯都可以延续下去,否则那些习惯突然断掉便会变成无穷无尽的思念,那该是多么得伤感哪。
燕子窝里的雏燕在这个时候都已经长出了羽毛,再喂养些时日,就能独自飞了。一只雏燕从窝里掉下来,扑棱了几下,却不能飞起来,我把它握在了手里,抚摸了几下,它闭上了眼睛困得很,我们并没有找到梯子能把它送回窝里,只好把它放回原处,期待老燕子快点回来。不一会儿,飞回来一只燕子,进窝一瞧便发现少了一只,便见它扑棱着翅膀又飞出去,唧唧地叫着,几个盘旋找到了它的小燕子,雏燕也唧唧地叫着,扑棱着翅膀,显然老燕子没有能力把它带回巢里,便又飞出去,唧唧地叫着,顿时五六个燕子在周围盘旋,唧唧乱叫。时间过去很久,我们散去了,也不知那只雏燕是何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