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丫头参加高一年级分科考试。上午考语文,回来后没说好坏。下午考数学,回来说,不容易。第二天上午考物理化学,回来说,难。下午考英语,回来说,还行吧!

星期二她去上晚自习了,我和她爸爸打开智学网,看到5门科目已经阅卷结束,但看不到具体成绩,但有得分率。我们一门一门算,其它学科差强人意,数学和化学分数难看。我和她爸爸考虑,只有选文才能绕开薄弱学科了。

晚上她回来,带回来一张选科意向表。我们一看,她已经在物化生的选项后面打了勾。我问她:理科考这么差,你还选理科?她回答:不能以这次考试来衡量。我问:进了高中后的化学,你有考得好的时候吗?她说:有啊,前两次我不差啊!我说:那是因为试卷简单吧!反正我不同意你选理科,你改了吧!她安慰我:这是调查表,不算数的。学校只是在统计各科的人数。

星期三回来告诉我们,老师已经在动员部分同学学文科,我说老师怎么就没动员你?她说,可能老师认为我学文学理都行。我赶紧晓之以理,动员她学文科,并描绘她学文的美好蓝图。她还是那句话:我对文科不感兴趣,不喜欢历史政治,觉得无聊。

星期四下午学校开家长会。我让她爸爸和我一起去参加,事关分科,我一个人力量薄弱,怕说服不了女儿。但她爸爸已经改变立场,家长会时对我说,随她吧,她的人生让她自己选择。我没言语。家长会后去了女儿的班级,她见到我来也不意外,似乎早有心理准备。我让她和我一起去听听老师和校长的意见。桂老师不在办公室,找到了鲁校长。鲁校长说她学习能力挺强的,文理都行,主要就看自己的兴趣。她表面波澜不惊,但我知道她暗地开心。从校长室出来看到了桂老师,我说明来意,桂老师也表示希望她学文科,学文科她的优势更明显一些。当时班里的孩子已经在填选科表,桂老师让她先不着急填,再考虑一下。

5:15放学她回来吃晚饭的时候,我再次劝她选文科,分析利弊给她听。她爸爸保持沉默。她声音不大,但态度坚决:我还是选理科,我的兴趣不在文科。我叹了口气,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你自己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千军万马,竞争残酷,不后悔就好。

星期五吃饭的时候,她说明天下午各班汇报演出结束后估计就散伙了,言语里有不舍。又说自己的同桌好友吴同学选择的是文科,两人要分开了,她想请吴同学看场电影,问我可同意,我点头同意。我问她是不是要对桂老师表示一下谢意,她说,等高考结束后吧!她爸在旁边笑,这一等就是两年多,还把老师眼睛望酸了呢!我知道女儿的心思,她是希望他日取得满意的成绩后去回报老师今日对她的关心。

今天星期六,早上她带去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北大书签,打算送给吴同学,说吴同学学文科就是想考北大,她相信吴同学能实现理想。晚上看电影回来,她带回了吴同学送给她的清华书签,在灯下端详再三。

两个孩子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方向,告别的时候互相给了对方最好的祝愿。

旧的班级已经解散,新的班级刚刚组建。明天,女儿面对的将是一个新的集体,新的挑战。

这一个星期,我和她之间有过分歧,有过斗争,最终她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既然她已经选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那她就一定会全力以赴,无问西东。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她一路向前,和从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