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刚刚过去的初三二模考试,试卷上作文的题目是“ 是最好的修行”。监考时看到作文题,我不由得看向讲台下的那些孩子,只见他们一个个咬着笔杆,皱着眉头,一脸痛苦,挤了半天,作文格子纸上不过爬了几格。修行,他们能够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吗?即使理解,就他们这个年龄,说这个词合适吗?
第二天集中批改作文的时候,我的担忧成为现实。从题目可见一斑:“父亲是最好的修行”“冷水热水是最好的修行”“兴趣是最好的修行”“回首是最好的修行”“迷路是最好的修行”“田园是最好的修行”……
多数孩子不理解修行的含义,或者好不容易写到旅行,但只是叙述自己到此一游,看风景,吃美食,最后贴一个标签“旅行是最好的修行”。
一个上午,硬着头皮看了电脑上的作文几百篇,真正能入眼入心的寥寥无几。不能怪孩子们,只能怪这个作文题,太为难孩子们,超出了他们的认知水平。
这个题目适合弘一法师,只有他才能交出最好的答案——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二
上一周看完了《半生红尘,半世空门:李叔同传》,随园散人所写。为李叔同写传的作者众多,选来选去买了随园散人的。这是第一次接触他的东西,看下来很失望,不是我喜欢的文字。感觉和以前翻过的一本白落梅的书,风格很相似,文艺唯美,堆砌太多,层层叠叠。奶油蛋糕偶尔尝一两块还行,当作主食只能让人齁得难受,咽不下去。他的书我不会再买第二本。曾经有学生在我面前盛赞白落梅,我不置可否,在她这样的年龄,喜欢这样的东西也正常。人间有味是清欢,我喜欢白水煮豆腐,文字也是这样。
言归李叔同。
从《送别》开始知道他,又从丰子恺和夏丏尊的回忆里熟悉他。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能让张爱玲俯首低眉的除了爱情,还有弘一法师。在他面前,几乎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低下身,低到尘埃里。
他是一个谜,没有谜底。从绚丽至极归于平淡,从红尘遁入空门,把背影留给世人,始终不解释不说话,一个字都不说。
越了解越敬畏,不敢评说他,我没有资格。那就一个字也不说,一说就错。万物静默如谜。
三
上周末约了侄儿一家一起去北街大渝火锅店吃晚饭,那个年轻的服务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他看起来比我女儿大不了几岁,清瘦沉默,穿一身黑色的工作服。替我们摆椅子,拿餐具,帮我们把衣服收到旁边的竹筐里,把雨伞挂好,虽然都是他的分内事,但是他谦逊有礼,悄声细语,让人舒服。
菜点好后,我去端调料。他拿着菜谱走到我身边轻声说,有个双拼是牛羊肉,你们又点了牛羊肉,重复了,建议去掉一个。我说好,那就去掉一个。一会儿他又走过来说,我看到你们点的荤菜较多,蔬菜我全部帮你们换成半份的量,可好?否则吃不掉,浪费可惜。我一看菜谱,每种蔬菜确实都有半份的可点。我点头说,好,谢谢你。
菜果然不少,幸好他事先就替我们想到了。最后剩了几块虾滑在火锅汤里翻滚,实在没人再吃得下一口。吃得尽兴,浪费很少。我是第一次到这家店里吃饭,之前不曾遇过有店家建议我少点菜的,能不能光盘,是不是浪费,好像从来就不是店家考虑的范畴,向来都是多多益善。
临走的时候,没看到他,不曾有机会再和他道声谢谢。但我想,下次我还愿意到这里来吃饭。
这个初夏不凉不热,刚刚好,善意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