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单位工作,弄不好就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如果成了多余的人,那就离下岗失业不远了.因此,我们无论在何单位,做何工作,都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斯泰因梅茨因发明了交流电,与大发明家爱迪生齐名.但他移居美国的时候,身高只有1.5米多一点,驼着背,头显得特别大,又不时地咳嗽,年龄又偏大.这样的模样,就是在当今的人才市场上怕也很难找到工作.他当年以电器工程师求职的时候,就处处碰壁,没人愿意雇用他.最后,他抱着一线希望,向工厂主依克梅尔出示了一封朋友的推荐信.依克梅尔不看僧面看拂面,就给了他工作.虽说那时厂子并不很景气,但多个把人倒也没什么,这时的斯泰因梅茨很愿意解决这个问题.他与爱迪生不同,他不去设计制造模型,而只是用纸和笔,他整天翻阅各种资料,然后运算和思索,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数据.一年以后,他终于研究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各种所需的数据.工人们用他的成果,果然制造出了不过热的电动机,一时间使依克梅尔工厂的电机销路大增. 斯泰因梅茨也一举成名.
美国总电器工程公司主动派人来“挖”他,并指示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斯泰因梅茨却不答应.他说: “依克梅尔先生不愿意我离开,你们即使给我10倍的报酬我也不会动心,我有义务在依克梅尔先生还需要的时候留在这里.”总电老板闻言,便立即拍板:索性出高价买下依克梅尔工厂,因为这是得到斯泰因梅茨的唯一方法.
1923年,福特公司最大的一台大电机发生了故障,公司所有的工程师会诊了两个多月都没能找出毛病.公司便找来斯泰因梅茨,只见他在电机旁搭了帐蓬安营扎寨,然后整整检查了两昼夜.他仔细听着电机发出的声音,反复进行各种计算,又登上梯子上上下下测量了一番,最后,他用粉笔在这台电机上画了一条线作为记号. 斯泰因梅茨对福特公司的总经理说,打开电机,把我作记号处的线圈减少20圈,电机就可正常转动了.工程师将信将疑地照办了,结果,电机果然修好了.事后, 斯泰因梅茨向福特公司要价10000美元作为报酬.福特的工程师大哗.说画一条线就要这么多钱,这价也要得太高了. 斯泰因梅茨不动声色地在付款单上写道: “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把线画在电机的哪个部位,要9999美元.”
就这样, 斯泰因梅茨通过不懈努力,终于由一个多余的人变成一个不可多得的人,不仅成为本单位不可多得的人,也成为全世界不可多得的人.至于他不为10倍的报酬而动心,让人们想到的是他高尚的人格和境界;而他在付款单上的签字,又让人们想起王安石的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