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不平凡
──学习栟茶中学经验的一点体会
位于南黄海之滨、栟运河畔的江苏省如东县的栟茶中学,在这所农村乡镇高中只能拥有二流生源,但是,办学红火,许多外地学生慕名而至,在2002年以来,生均总分连续位居全省前列,有些学科成绩还遥遥领先,创造了著名的“栟茶现象”,被江苏省评定其为四星级高中,学校先后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确立为优先录取定点学校和优秀生源基地。
栟茶中学无疑创造了一个“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我通过参观校园,听取校长、年级主任介绍,观摩随堂课,和与学科老师座谈等活动,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在栟茶中学这块土地上辛勤的耕耘,只有辛勤的耕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一、坚持平民教育的办学理念
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说,“我曾在农村插队,了解农民的疾苦,立志要办好学校,要往外送农民的孩子。所以,不放弃一个学生”。他还说,“办好学校,培养人才,就是用实际行动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这种根据学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使他们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放弃一个学生。教育的公平,在该校体现为不分家庭贫富、成绩好差,学校领导与所有教师都倾注同样的热情和关爱。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全方位负责。该校所有学生平行编班,高一确定教学底线针对最后层次的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和有效参与,用全员参与的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他们将教学基点设定为面向中等,对上等层次的学生和中下层次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农家子弟进了学校,努力让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锁定的目标是“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
二、精致管理的运作策略
“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是栟茶中学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精神也是学校对每位员工的基本工作要求。正是这靠这种辛勤耕耘的精神才能以“二流生源创一流佳绩”的高考辉煌,被专家誉为“栟中现象”,让省内外同行为之瞩目。他们的这种精神落实在教学上就是:1.坚持教学管理中的“严、精、细、实、活”的五字要求,抓细备课(新教师备课必须按如下步骤:个人钻研—集体备课—个人教案—听课—修改教案—上课),抓活课堂,抓严辅导(晚自习不讲课,作为培优补差的时间段),抓精练习(精选优化组合试题,力求每一道题都有代表性,该校从不用别人编制的成套练习题),抓实分析(考试后的分析分析到每个学生每道试题)。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做到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选编、认真批改、认真评讲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认真组织实践活动。2.切实抓好教学管理的过程控制。严格抓好学生一日常规,从早读到晚自习都有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认真规范地做好笔记,要求全体同学必须午休。抓实练习、考试及质量分析,每周练习由备课组提供,月考题由教研组提供,班主任召开科任教师联席会议,第一时间分析成绩,校长、副校长亲自参与,将数据转化为语言,分析各种趋向,提出整改的措施。抓好课堂教学的调研与反馈,校长将听课作为第一要务,每周二由校长指定被听课教师,全体行政人员和教研组长参与,听完课后要写出课堂评价报告,下周一行政会上由校长点评,指出一周课堂教学的优劣,制定措施加以弥补。3.实施“青蓝工程”,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新教师要过“三关”(情感态度关,对农民子弟、农村要有深厚感情;角色转变关,从学生转到教师;教学业务关);新教师要拜师,师徒教学质量实施捆绑制考核。新教师要上“五课”(亮相课、过关课、比武课、观摩课、示范课)后四种课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进步情况提出申请,学校组成评估团评审,合格后才能上下一种课。五种课从高到低课时津贴不一样,后者最高(利益驱使变要他上为他要上)。有的新教师为了过关,每一种课都上了好几遍才过关,通过五种课一般要3年时间,其实这时教师已成熟了,如在规定时间不能过关,则要被淘汰出校。3、乐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该校的“吃苦观”反映了他们一贯坦诚实在的精神和为人风格。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骨眼”。对此,学生毫无疑问要有充分的攻坚克难的心理准备,要吃得了苦头。谁想轻轻松松,谁就不可能走向成功。只有教师多吃苦,才能赢得学生的相对轻松。“要想学生出题海,教师首先下题海”。严格禁止教师用现成的试卷,要求教师尽量多占有资料,在此基础上,把最精华的试题筛选出来.整合成新的试卷,尽最大可能使每一份试卷、每一道题目拥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以简驭繁。
三、清正廉洁的领导集体
一个校长就是一面旗帜。栟茶中学的姚止平校长,担任学校领导多年,时时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不搞独断,生活上不搞特殊。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微机房、会议室、总支办公室都装上了空调,而他的办公室还和其他教师一样用着普通的吊扇,坐着普通的办公桌椅。在利益分配上,他与学校行政一班人制定了津贴考核发放细则,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待遇,而他坚持和其他副职一样,津贴不超过骨干教师,在学校传为佳话。尊重每一位老师是其处事的基本原则。在学校他是教师的好朋友、学生的好老师,不讲究吃穿、不贪求享乐,以事业为重,以学校为家,一身正气,保持了一个党员干部的本色,为纯洁校风、教风、政风带了好头。他生活在群众中,经常深入课堂,与同志们讨论、交流、探究教育教学的成功之道,成为学校群体中的指战员,教师们在与校长的交往中感受到人格的平等,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好的校长,才带出的一个好的班子,才有了一批乐于拼搏、勇于奉献的老师。才能在江苏创造出栟茶中学“栟茶现象”“栟茶之谜”这样骄人的奇迹。
四、争创一流敢夺第一的精神
栟茶中学向广大师生员工明确提出“扫地也要扫出个全国第一”。当然,“扫地”没有全国性的比赛,所谓的“第一”也无法比出来,只能是一个“虚拟”的东西。“扫地第一”是“虚拟”的,或者说是“栟中人”自己心目中的;但其中所内蕴的精神却是很具体,很实实在在的,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更好,追求最好。我不知道这句话最先是由谁说出来的,却越来越深知和确信这种精神不止是学校领导层的意志,也不止是部分优秀教师的信念,它已经真正地、全面地深人到每一个“栟中人”的心灵深处、骨髓之中。一种坚定无比、始终不渝的精神或许是无形的,但在一个充满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中,它却无所不在,无往不胜。该校就是这样的,我们与其说他们用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勤奋和无数的汗水创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奇迹”,还不如说,是用一种伟大的精神铸造了一个个令人信服的辉煌。
五、把平凡事情做到极致的做法
已故栟中原校长姚止平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奇迹”的一个“定义”正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该校在教学和管理中几乎没有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独特做法,他们的做法也几乎是每一所学校都向教师提倡或要求过,也都或多或少地做过的,所以有人说“栟中无秘”。问题的关键是,他们要么不说,要么不做;说了就要做,做了就要达到最高的、无以复加的水准。以对复习资料的优选重组一事为例,哪一所学校没有在大会小会上对此三令五申?但不少学校的教师并未这样做,或者做得不彻底,他们没有选择地印发资料,使学生不得不身陷“题海”中不能自拔;另外也有不少学校资料堆积如山,最后没有时间发下去让学生练习,造成大量的财力浪费。栟茶中学则不然,他们说“浓缩的才是精华”,严格要求教师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十(百)里挑一”,选、剪、拼(教师先)做、印,保证发下去的都是针对性强的好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和复习的效率。他们的这些做法又有什么“秘密”可言呢?是的,广为人知的东西应该不在“秘密”的范畴;如果我们硬要说有,该校也有“秘密”之处,那么“秘密”就有另一层意思——它不是“广为人做”,人人能做好的事情。
宽心容物,虚心受善,平心论事,潜心观理,定心应变。
这是成功人生的一种境界,是栟茶中学的境界,也理应成为我们追求的境界。